象人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但其实“象与骑象人”只是描述我们为什么会自我分裂打的一个比喻 。
全书讨论的话题有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彼此相处、如何追寻幸福、心理和道德层面如何成长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与鸡汤文不同的是,本书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诠释如何活得更幸福,告诉读者背后的原理及具体的做法 。
比如说,作者提到一种人类的情绪——“提升感”,它不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而是会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让自己变得更好 。实际上,这是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迷走神经和荷尔蒙、催产素一起作用产生的感觉 。通过阅读名作,观看经典电影,或是去教堂参加礼拜,我们都可以产生这种“提升感” 。
虽然我会逐渐淡忘这些概念、原理和案例,但这本书却带给我一种信心——无论未来我遇到什么样的情绪,我都可以更加平静地面对、接受,并运用这本书的内容去尝试适当调整 。这可能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

象人读后感怎么写?


我所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 。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者往前走 。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的了大象 。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斗不过它 。
总的来说,骑象人所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也非能紧控缰绳的马夫 。骑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称的“诠释模块”,它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 。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 。大象包括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 。
两个人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编理由反驳对方 。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
有人针对道德问题争执不休时,你不妨仔细听听两边的说法,有时你会听到很让人意外的理由:其实是大象在控制缰绳,应到骑象人,是大象在决定何者对何者错,何者美何者丑 。内心的感觉、直觉及当下的判断都是自动自发地即时发生,但只有骑象人能拼凑出语句,把自己反驳的理由告诉对方 。
我们发了一大推声明、誓言,下了无数次的决心,但老是意外地发现自己执行的意志是那么软弱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者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 。我们即是骑象人,也是大象 。

象人读后感怎么写?


你听过约瑟夫·梅里克这个人吗?他就是《象人》这本书里的主人公 。他其实是一个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