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怎么样?( 四 )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 。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地方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体需要,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怎么样?】应具有与年龄及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全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心理功能状态 。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 。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意识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级,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彼即此的关系 。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来源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栋梁,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继"马加爵事件"后,大学生暴力及自杀事件发生的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88起
[2],平均每半年发生近18起 。大学生本作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事件发生率呢?
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学业上的压力
结束完高考,结束完多年的繁重学习生活,在亲戚朋友的"完美校园"观念的熏陶下,每一位学生都带着无限的憧憬踏入大学的校门 。然而,半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曾经是老师嘴上长挂着的"优等生",而如今却是门门红灯的挂科生 。来自学业上的前后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失落感,容易拿自己现在的成绩与中学时代作比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感,从而导致大学生走向抑郁 。
(二)来自人际上的压力
大学校园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他们存在着不同的语言习惯、风俗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等 。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娇生惯养,在家倍受家长的保护和呵护,当独自面临大学校园各色的人际关系时,他们无从着手,只能步步退缩,直至不与人交往,最终造成孤僻 。
(三)来自家庭期望的落差
作为一名大学生,家庭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然而,大学是一个人才筛选的中介,不论你曾经有多么地优秀,当你在同你一样优秀的人群中时,你不再金鸡独立,而是平平凡凡,甚至可能更沉默,这就使大学生自身和家庭在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距离感,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