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皂河( 二 )


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OO一年六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皂河龙王庙建筑群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北临骆马湖,南接废黄河,东连马陵山,又与省级森林公园连成一线 。
其地理位置傍湖连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
300多年来,皂河龙王庙行宫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不断地研究、探讨 。
同时,她又以其独特的宫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 。
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
整体呈长方形,双重围墙 。
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错落有致 。
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 。
最南端为古戏楼,额枋上悬挂 奏平成鎏金匾一块,上下门悬有阳春、白雪金匾各一块 。
该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毁,现仅存1.4米高的石基 。
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 。
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木质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都是从河清海晏牌楼门进出的 。
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 。
禅殿大门的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雄狮重2.8吨,雌狮重2.76吨 。
石狮的造型为前脚直立,后脚盘曲,昂首挺胸,雄强威猛,象征着大清帝国不可凌辱和中华民族不可侵犯 。
整个石狮的造型生动,用料考究,省内独一无二,国内屈指可数 。

【江苏宿迁皂河】

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七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 。
禅门的两旁有相对的两明两暗的角门,是皇帝和文武官员进出行宫的通道 。
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平面呈六角形,面积53平方米,十二根朱红抱柱擎托着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伞状黄色琉璃瓦屋面 。
因其为皇家敕建,黄色瓦饰,形状如伞,人们又称之为皇伞 。
碑亭正中耸立着一块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镌刻圣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记叙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庙的原由和修建的经过 。
碑身的背面刻有乾隆22年第二次下江南时,第一次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皇考勤民瘼,龙祠建皂河,层甍临耸坝,峻宇镇回涡,毖祀精诚达,安澜永佑歌,彭城将往阅,宿顿此经过,捍御方多事,平成竟若何,所希神贶显,沙刷辑洪波 。
碑身、碑帽的两面分别镌刻有乾隆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 。
碑座的赑屃兽,卷缩蹲卧,坚实有力 。
碑帽上缘和碑身四周精雕细刻着生动传神的五爪巨龙,流云袅袅,瑞气千祥,造型精致 。
整块御碑刻满了乾隆皇帝的圣旨和诗文,飘逸洒脱,端正秀气,国内极为罕见,文物价值甚高 。
尤其是御碑亭的设计,造型大方,凝重端庄,内外施柱,黄瓦红饰,充分显示了皇家建筑的特点、风格以及独有的高贵气质 。
特别是皇伞的攒尖顶,下端为倒的荷盆,中间六角圆柱上精刻着形象各异的十八罗汉像,顶端放置着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夜明宝珠,使整个御碑亭在第一进院落中耀眼夺目,金碧辉煌 。
在御碑亭的两旁,建有钟、鼓二楼 。
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 。
建筑的形制、布局、尺度相同,每座建筑面积103平方米,重檐歇山卷棚顶,屋面苫盖筒瓦 。
钟楼内悬挂着嘉庆18年马士魁敬铸的八角铁钟一口,钟重2000多斤 。
铁钟每只角上铸有八卦图文,钟体上缘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字迹端庄,苍劲有力 。
鼓楼内,摆放着1.4米直径的大鼓一面,龙铃虎环,鼓声浑厚 。
乾隆皇帝下榻此庙时,撞钟击鼓,两厢奏乐,以最高礼仪恭迎皇帝的驾临 。
平日里各殿宇檐角垂挂的风铃,在微风的吹动下发出悦耳的响声,衬托着庙内的晨钟暮鼓,罄声鸟鸣,回荡于殿堂之间,传布于云霄之外,使敕建安澜龙王庙更加威严、雄壮、肃穆和神圣 。
传说,每当洪水来临之时,龙王庙内钟鼓自鸣,声震数里,及时唤醒人们撤离险境,使百姓免遭洪水之灾 。
御碑亭的北面是。
位于中轴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处,占地面积66平方米,面阔四间,进深三间,怡殿正门悬挂法雨慈云大匾一块,殿内供奉杨、柳、杜、孟四大金刚坐像,分别持宝剑、雨伞、琵琶、蟒蛇,象征风调雨顺,佛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威武刚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