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诗词歌赋:黄楼赋( 四 )


幼而无师,受业先君 。
兄敏我愚,赖以有闻 。
寒暑相从,逮壮而分 。
” 求学期间,兄弟间也时有调侃 。
例如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做大雨联句 。
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最后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子由对曰:“无人共吃馒头” 。
众皆倾倒 。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贯注于词作之中,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出世 。
晚唐五代的词描写男女柔情的不计其数,而对于兄弟亲情却绝少涉及 。
苏轼的一些关于兄弟亲情的词,比之当时笼罩文坛的艳科词,不管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
《满江红 怀子由作》便是这类词中比较著名的一篇 。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
一尊酒,黄河侧 。
无限事,从头说 。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
这首词是苏轼在颖州任知府时作的,词的上片即景生情,抒发了“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的深深感慨 。
下片追忆从前多次的相会与离别,希望能有机会与弟弟见一面,词的语言苍劲浑厚,寄寓深远,感情全自胸臆自然流出,读来颇为动人 。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大多为子由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 。
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 。
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 。
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关于苏辙的古诗【次韵子瞻上元见寄】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
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 。
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 。
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 。
建成亦岩邑,灯火高下层 。
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 。
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 。
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 。
夜出随众乐,哺糟共腾腾 。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
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 。
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 。
独掉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
【次韵侄过江涨】阴淫夏为秋,雨暴溪作渎 。
缺防旧通市,流潦几入屋 。
虽幸廪粟空,犹惜畦蔬绿 。
鹿骇不择音,鸿羁分遵陆 。
室诮曾子还,城讴华元衄 。
中情久岑寂,外物竞排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