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读后感如何写?( 七 )


这是关于两代信客的故事 , 这是关于信任与不信任的警醒 。回溯老信客的一生 , 我看到了他对这份职业的重视、责任感 , 甚至是无奈放弃后的深深依恋——在交接信息时的细声慢气 , 在“逼着”年轻信客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后的唏嘘声里 。我着实感动 , 因为 , 不论从现在还是当时来看 , 信客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 老信客干了一辈子 , 穷困潦倒 , 连一个家室也没有 , 还要遭受无端的怀疑 , 憎恨和诬陷 。可以说是身心俱疲的来往于城市和乡村 , 做着那个“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是什么让老信客愿意担当起这份琐屑和辛苦?这样的事 , 放在现代 , 实在是不可思议 。也许 , 老信客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丢失的人格 。
后来老信客失了信誉 , 懊悔莫及 , 带着自残后的手 , 独自到外乡看坟场 。信客的工作由年轻信客来继续 。而他 , 只能“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 , 夜夜失眠 , 在黑暗中睁着眼 , 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 , 一条条船只 , 一个个面影” 。这是他干了一辈子的事 , 走南闯北 , 过山过桥 , 找寻熟悉的身影 , 那心情 , 一如在外风尘苦旅的游子期盼他脚步声的急切 。亦或是他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 年轻信客的脚步就是他的脚步 , 一次次的重温漫山遍水的乡情 。年轻的信客谨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训:要诚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坏了同乡的“好事” , 被扭送到巡捕房 。这一切的伤害和凶险令信客心灰意冷 , 他在老信客的坟前郑重请求原谅 , 打算抽身而退 。这时 , 尝到失去的滋味的人们 , 才想起他全部的好 。请他当教师 , 死了还有很多人来悼念 。我不禁为老信客鸣不平 , 同样辛劳一生 , 这结局却是惨惨淡淡 , 是借着信客的光 , 顺便修修他的坟!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是全身而退 , 所以“赢得身前身后名” , 另一个 , 是有了污点 , 从此被放逐 , 被打入无底深渊 , 直至被彻底遗忘 。他只是个游走于两地的乡村信客 , 他不是民族英雄 , 死后可以被平反 , 被悼念 , 然后永存世人心中 。但我庆幸 , 有这样一段文字 , 记录下了那个年代的那些人 , 一种原生态的喜与怒 , 坚守与不舍 。让我 , 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于历史的无奈和无奈背后的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