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全部( 六 )


黄莺也爱新凉好 , 飞过青山影里啼 。
《山村五绝》——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 , 春入山村处处花 。
无象太平还有象 , 孤烟起处是人家 。
烟雨蒙蒙鸡犬声 , 有生何处不安生 。
但教黄犊无人佩 , 布谷何劳也劝耕 。
老翁七十自腰镰 , 惭愧春山笋蕨甜 。
岂是闻韵解忘味 , 迩来三月食无盐 。
杖藜裹饭去匆匆 , 过眼青钱转手空 。
赢得儿童语音好 , 一年强半在城中 。
窃禄忘归我自羞 , 丰年底事汝忧愁 。
不须更待飞鸢坠 , 方念平生马少游 。
古诗《乡村四月》中的"四月"指什么,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四月 , 指阳历年中的第四个月 , 是全年第一个小月 , 共有30天 。
本月的节气:清明、谷雨 。
四时 , 指四季;一年四季的农时 。
指一日的朝、昼、夕、夜 。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 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
天空中烟雨蒙蒙 , 杜鹃声声啼叫 ,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四月到了 , 没有人闲着 , 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
川:平地 。
子规:鸟名 , 杜鹃鸟 。
才了:刚刚结束 。
蚕桑:种桑养蚕 。
插田:插秧 。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 ,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
后两句写人 ,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 , 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
前呼后应 , 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
四月的江南 , 山坡是绿的 , 原野是绿的 , 绿的树 , 绿的草 , 绿的禾苗 ,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 , 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 , 一道道洋溢着 , 流淌着 , 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 , 也是白茫茫的 。
举目望去 , 绿油油的禾田 , 白茫茫的水 , 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
那是雾吗?烟吗?不 , 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 , 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 , 眼界是广阔的 , 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 , 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 , 有色有声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 , 尤其富有境界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 , 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 , 现在正是忙季 , 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 , 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 , 有人运苗 , 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 , 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 , 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 , 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不过是化繁为简 , 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 , 却说闲人很少 , 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 , 舒缓一些 , 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 , 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
《四时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 , 没有固定题材的篇 。
2. 耘田:除草 。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
5. 未解:不懂 。
6. 供:从事 , 参加 。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 , 共六十首 , 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