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三 )


治家篇
儒家认为“孝”是治天下的根本,并由此派生出“悌”和“友” 。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将此列入修身的准则,同时作为家庭团结兴旺的凝聚力 。在他看来,
荣华富贵的仕宦人家好景难长,优越的家庭条件是使子孙滋生骄佚的温床,只有谨朴耕读、孝顺友爱之家才会兴旺发达,前程远大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教导弟弟们,对长辈要敬爱兼至,平辈之间要和睦相处,在晚辈面前要做出榜样,人人恪守和、勤、敬三字,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 。要求子侄辈除读书之外还要室内和下田劳动,并且认为这是极好之事 。兄弟情如手足,必将患难与共,同御外侮,所以必须团结和睦,互相庇护,相互扶植,休戚与共,“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 。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们不必再拘守君臣父子之类的纲常信条,而应该还“孝友”之本来面目,赋予其崭新的意义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胸怀四海,追求美善、笃敬事业的人,一个友爱兄弟的人,难以想象他不是襟怀坦白、肝胆相照、善于合作的人 。
治学篇
明清以来,科举取士的制度日趋腐朽弊陋,压抑人才,浪费青春,贻害匪浅 。曾国藩参加科举还算顺利,但他却明确认识到“此中误人终身多矣” 。他期望于弟弟们的,不在于科名的有无,而是孝悌为瑞,文章不朽,要真才实学,不图科举虚名 。这些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务大、务远、务实的思想作风 。
他还在信中跟弟弟们讲治学修身之道,妙语连珠,感染力强,例如“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为学譬如熬肉”,“用功譬如掘井”,“但取名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均十分贴切深刻 。其认为读书要“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己矣 。”讲究“志、识、恒”;鼓励其弟“不能不趁30以前立志猛进也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讲求立志需严,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内心修养、素质的提高,经过日积月累,形成高山景行的道德品德,做到真强;教育家人“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勤劳、谦逊、戒骄、宽容、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屡屡可见,言之切切 。
修身篇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点,是基础 。曾国藩在他给弟弟的家书中讲道“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