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读后感怎么写?( 五 )


调入青园之前我在黑石铺的长征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是原长沙市肉联厂子弟学校,而接手的班级学生全部来自下岗职工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家庭,孩子的父母有一部分靠着低保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大多数从事着辛苦的体力劳动得以养家胡口,绝大部分家长为初中或者初中以下文化,较低的文化层次不仅制约了他们的职业选择面,也使他们无时间、无精力、无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这些孩子相对城市孩子来说,面临着生活贫困、家庭教育粗暴、学习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 。当时班上有个小女孩叫陈华冠,读到二年级已是全校出了名的“懒虫”,拖欠作业是家常便饭,前任班主任、科任老师拿她很是头痛 。接手该班以后和陈华冠同学多次交流、接触,我发现她确实是一个“鬼”得很的小家伙,张口便是谎话连篇 。我试着联系她的父母,才知道其父母感情濒临破裂,家里长期处于无人照顾她的状态,很多时候她一个人在家吃饭(站在小板凳上在灶台上热一热)、睡觉 。唯一关心她的亲人是附近郊区的奶奶,但年事已高,对于小孙女的管教很多时候都是有心无力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作为老师,我的心里充满了同情与怜悯,决定用一颗“父母之心”去召唤一颗迷失的童心 。二年级初始,陈华冠同学曾有三次因为厌学而逃学并躲藏起来,我一次又一次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到她可能去过的地方,从厂区到几十栋职工宿舍,从菜市场到奶奶家,每次找到以后我对其总是悉心教导,全无责怪;每天下午,曾老师把陈华冠同学留在办公室守着她完成作业,进行耐心辅导,并多次因天色已晚护送其回家;生活上,我给她梳理凌乱的头发,寒冷的冬季给她因干燥而开裂的小手准备一只护手霜;多次下班后去到奶奶家进行家访,有一次回来时已是深夜9点,生性胆小的我走在乡间小路上更是心惊胆战??就这样,我用一颗真挚的关爱之心为陈华冠同学点亮了一盏心灯 。用爱心点亮爱心,用真情呼唤真情,陈华冠同学慢慢地不再拖欠作业,也不再撒谎,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好多次她神秘地对我说:“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 。”当我把头低下,她会在我的脸颊上轻轻地亲上一口——这是一个孩子对老师爱的回应,也是对老师的最高赞誉!
像这样处于迷途中的孩子并不止陈华冠一个 。蔡费文丽同学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在她两个月大时离婚,父亲独自一人抚养她 。父亲下岗后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倾其所有送她参加湖南省的羽毛球队训练,每周“风里来,雨里去”,蔡费文丽同学就坐在父亲的电动车后面在黑石铺与贺龙体育馆之间奔波,训练的强度与劳累严重地影响了一个心智尚在发展中的孩子,蔡费文丽的逆反心理重,学习状态糟,上课容易走神,作业马虎了事,成绩自然是不尽如人意,而将所有心血倾注于女儿身上的父亲很是着急 。我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她感动于这样两个顽强生活的父女,我决定尽自己的举手之劳去帮助他们 。于是,我主动提出在蔡费文丽每个训练日归来(一般都是8点以后)的晚上到自己的住处为她义务补习功课 。三年下来,数不清有多少个晚间,我忙完一天的工作,却仍拖着疲惫的身心给蔡费文丽同学细心讲解题目,从未打过退堂鼓 。辅导之余,我总要和她促膝谈心,让她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引导她在训练与学习,付出与收获,荣耀与平凡间,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 。在与蔡费文丽的父亲交流中,我也关注到一个细节,父亲总是责怪、甚至谩骂孩子的生母当年抛家弃子的恶劣行为,于是我又从孩子心理健全发展的角度与之沟通,建议他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给极度渴望母爱的孩子一个美好、完整的情感世界,孩子的父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欣然接受我的建议 。就这样,我用一颗善良的帮抚之心为蔡费文丽同学点亮了心灯 。用爱心点亮爱心,用真情呼唤真情,蔡费文丽同学的文化成绩虽没有出类拔萃,但一直稳步上升,性格活泼开朗,在羽毛球的国家级比赛中多次斩获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