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岳恒山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2.《登恒山 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3.《登恒山 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
4.《登恒岳》
帝孙遥拜祖先封,太古混开化岳功 。
我欲登之凭展翅,回眸一瞥堕尘中 。
5.《悬空寺》
自在悬空无二寺,公输神木赖撑持 。
释香儒道同庐享,争看千年信者痴.
6.《望悬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 。
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 。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
诗词中的拗句是什么意思 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 。
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 。
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 。
又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 。
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 。
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 。
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 。
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 。
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
合起来叫作拗救 。
2.指格律诗中间两联中有不依常格的诗 。
1、拗句的概念所谓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 。
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 。
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
在律诗中我们要说的拗句相对来说也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这也是狭义上的拗句,我们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还要分成小拗和大拗来,小拗通常是指1、3、5部位平仄格式发生变化,大拗是指4、6位置(五言4位,七言6位)平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具体讲解 。
2、拗句的救诗人在写作时对律句犯拗的地方想办法进行补救,这就是拗救 。
由于近体诗中已经有很多不论平仄的字了,那么这类字也就无用拗救了 。
拗救就是当本句中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使用“仄声字”而形成“拗”,为了声律和谐,就要在本句或是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本该用“仄声字”的改用“平声字” 。
拗救有三种情况:(1)本句自救 。
七言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五言的第一字拗,第三字救 。
例如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换作仄声字,那么在第五字就将该用仄声字的换用平声字,例句“双鬓向人无再青” 。
在“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那么在第三字位改用仄声字为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例句“故园芜已平” 。
从例句中我们发现五言第一字有拗就要救,但没有提到七言的第一字,因为七言的第一字的位置不是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要求对第一字进行补救,但适当时候可以考虑平仄和谐 。
(2)对句补救 。
七言出句(一组律句的上句,下同)的第三字和第五字以及五言出句的第一字和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那么我们就要求在对句(也就是一组律句的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将该用仄声字的改用平声字 。
例如“平平仄仄仄平仄”的第五位该平用了仄,那么对句格式就是“仄仄平平平仄平”,也是在第五位将仄声字改用平声字;再如五言“仄平平仄仄”,第一位该平而用了仄,那么对句就是“平仄仄平平”,也是将第一位仄声字换用平声字 。
例句: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必须要提醒的就是没有平拗仄救的,这是为了避免孤平而制定的规则,也就是当上述出句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不能在对句相对应位置将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一般这种情况要求本句自救或是变成大拗采用另一种救补方式(关于大拗我们单独列出来分析) 。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描写春天的谚语歇后语有哪些
- 描写蚂蚁作文怎么写?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怎么写?
- 初一重阳节日详细描写话题作文怎么写?
- 描写重阳节作文如何写?
- 北京长城作文怎么写?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怎么写?
- 描写五月景色的优美句子怎么写?
- 描写大熊猫外貌的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