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无言却胜过有言”的古诗词有哪些?( 四 )


中唐直到明清 , 学杜者一直是多数 , 有的在思想感情上接近 , 有的在艺术形式上接近 , 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
至于两相接近者 , 就寥寥无几了 。
元稹以来 , 许多诗人抑李扬杜 。
如果就律诗而言 , 特别是就七律而言 , 是有道理的 。
李白浪漫豪放 , 不屑于受格律的约束 , 长处在于杂言 , 杜甫严谨刻苦 , 长处在于律诗 。
但是 , 五律形成于南朝 , 李白之精熟于五律 , 是韵味天成的 。
胡应麟说:“太白风华逸宕 , 特过诸人 。
而后之学者 , 才匪天仙 , 多流率易 。
”充分肯定了李白五律的成就 。
李白的五律像他以道家为主的思想基础一样 , 是非常飘逸自然的 , 他的《塞下曲》、《夜泊牛渚怀古》、《送友人》、《渡荆门送别》等 , 没有修饰雕琢的痕迹 , 平仄和对仗 , 都是浑然天成的 。
没有融会贯通的学识和才华 , 是很难学得好的 。
李杜之外 , 王维的五律最好 。
《全唐诗》收王维诗四卷387首 , 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五律 。
王维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佛家 , 他的诗歌也充满了佛家“禅”的意境 。
他的五律名篇有《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归辋川作》、《秋夜独坐》、《江汉临眺》、《使至塞上》等几十首 。
盛唐五律佳作浩淼 , 如孟浩然的《临洞庭》、《过故人庄》、《舟中晓望》 ,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 , 都很著名 。
盛唐中唐之际韦应物、刘长卿稍好 , “大历十才子”等人偶有佳作 。
到了韩、柳、白、刘时代 , 又见中兴 。
晚唐李商隐近体诗的境界直追杜甫 , 略见余响 , 成就在中唐诸人之上 , 名篇有《夜饮》、《楚宫》、《落花》、《裴明府居止》等 。
李商隐之外 , 许浑、温庭筠、马戴也有独到之处 。
五言律诗最高成就在盛唐 , 中唐以后逐渐衰落 , 五代几乎鲜可提及者 。
宋代近体诗多是七言 , 五律成就不高 , 佳作也少 , 名篇更是罕见 , 只有梅尧臣的《岸贫》、吕本中的《兵乱后杂诗》、汪藻的《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戴复古的《庚子荐饥》、林景熙的《枯树》等 。
元代崇尚唐诗 , 近体诗的艺术成就反高于宋代 。
比较著名的诗人和作品有吴澄的《送富州尹刘秉彝入京》、胡炳文的《拜岳鄂王墓》、汪珍的《山居夏日》、陈深的《江上》、黄庚的《渔隐为周仲明赋》、宋无的《铜陵五松山中》、吴镇的《野望》、成原常的《赋林泉民》、傅若金的《金陵晚眺》、泰不华的《送友还家》和陈高的《新岁忆曾子白》等 。
明清以下 , 五律名作就更少了 , 只有屈大均的《于忠肃墓》、《云州秋望》、夏完淳的《即事》、《别云间》、吴伟业的《过吴江有感》、朱彝尊的《王处士》和赵执信的...
描写忧愁的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风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 。
东风恶 , 欢情薄 , 一怀愁绪 , 几年离索 。
错!错!错!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点点滴滴 。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 请发消息给我 , 并附上问题的连接 , 谢谢
诉衷情,古诗 《诉衷情 , 夜来沉醉卸妆迟》李清照夜来沉醉卸妆迟 。
梅萼插残枝 。
酒醒熏破春睡 , 梦远不成归 。
人悄悄 , 月依依 。
翠帘垂 。
更挼残蕊 , 更捻余香 , 更得些时 。
译文:早春的一个夜晚 , 我酒醉回到卧房 , 连头上的钗簪也无心思卸去 , 便昏昏睡去 。
头上插着的梅花也因蹭磨而成为蔫萎的残枝败朵 , 但越发散发出诱人的幽香 。
酒力渐渐消退 , 这股清幽的芳香不断袭来 , 使我从睡梦中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