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弱冠之年的励志古体诗

弱冠之年的励志古体诗如下:
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一作:韧)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
立根:扎根,生根 。
原:本来,原本,原来 。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
磨:折磨,挫折,磨炼 。
击:打击 。
坚劲:坚强有力 。
任:任凭,无论,不管 。
尔:你 。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
【注释】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
3、《教子诗》
宋代:余良弼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
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 。
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
【赏析】“教子诗”是许多清官廉吏/名人 。他们不仅自身清正廉洁、体恤百姓,对子女也管教甚严,有大量“教子诗”流传后世 。这些“教子诗”从节俭、勤学、廉洁、行事、言谈和为人等多方面对子女们进行教导和告诫,洋溢着长辈期盼子女修养德行、诚信做人的殷殷关爱之情 。现在读来,仍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
4、《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
5、《劝学诗》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
【注释】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
【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 。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



有什么关于加冠礼啊,弱冠之年之类的古诗词,古文吗 词目】弱冠之年【读音】ruò guàn zhī nián【释义】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
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
【出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示例】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