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关于写乱世女人的的诗句( 三 )


十年 , 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 , 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
乱世中的美神中谈论“美”的句子 在梁衡创作的李清照评传《乱世中的美神》里 , 谈及李清照“美” , 即分析李清照才华与高尚精神情操结合的句子有:(1)李清照几乎一懂事 , 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 。
又几乎是同时 , 她一边创作 , 一边评判他人 , 研究文艺理论 。
她不但会享受美 , 还能驾驭美 , 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 , 而这时她还是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
(2)更重要的是 , 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 , 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 , 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 , 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 , 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
(3)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 , 她宁肯受皮肉之苦 , 也不受精神的奴役 。
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 , 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 。
(4)后人评李清照常常观止于她的一怀愁绪 , 殊不知她的心灵深处 , 总是冒着抗争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 。
她是因为看不到出路而愁啊!她不依奉权贵 , 不违心做事 。
她和当朝权臣秦桧本是亲戚 , 秦桧的夫人是她二舅的女儿 , 亲表姐 。
但是李清照与他们概不来往 , 就是在她的婚事最困难的时候 , 她宁可去求远亲也不上秦家的门 。
(5)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
作为女人 , 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 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 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 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 , 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
她以平民之身 , 思公卿之责 , 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 , 求人格平行 , 爱情之尊 。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 , 她决不随波 , 决不凑合 , 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 , 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
(6)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 , 以笔唤天 。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 , 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 , 化愁为美 , 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 , 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 , 虽为说愁 , 实为写真情大志 , 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
李易安也是我生平最崇拜的女子之一 , 梁衡创作的李清照评传《乱世中的美神》(曾于多年前刊于《十月》杂志)全文可以在以下网址阅读:http://tieba.baidu.com/f?kz=169186250
诗词三百首是什么?诗词三百首 白玉著 序 妙序横生 春风杨柳 , 山明水秀 。
天长地久 , 天高地厚 。
新旧世纪千古交响的一曲不朽乐章 。
振奋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一首永恒战歌 。
五千年丰厚文化土壤滋养出来的一朵绚丽奇葩 。
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汇总、结晶而成的一颗璀璨明珠 。
是谓强秦之余音 , 大汉之古韵 , 盛唐之遗风 。
是谓《诗词三百首》 。
是谓序 。
——孙宗亮 前言 诗意盎然 时代潮流 , 浩浩荡荡 。
顺之者昌 , 逆之者亡 。
——孙中山 《诗词三百首》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 , 把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 , 继承了白居易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 , 兼具苏东坡的豪放风格和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
神奇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体诗词的无限辉煌和永久魅力 。
在时间上架起了一座横跨九个世纪的宏伟桥梁;在空间上引起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强烈共鸣 。
“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 , 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
”《诗词三百首》的诞生 , 给华文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 , 是时代的选择 , 是历史的必然 ,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