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

正月初一就是春节,当时辰告别腊月三十亥时的最后一刻,新年的子时便欣然到来 。此刻人们为迎春接福而欢呼雀跃!
【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春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大节日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帝王曾把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之日定位春节 。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耕劳作即将开始 。相传古代帝王为了促农催耕,表示对农事的重视,也会象征性地扶犁耕田,号称“朕亲耕天下先” 。立春这天,民众要在火中放一节节竹子,竹子燃烧,发出破竹节的爆炸声,就有了“爆竹”的称号 。人们用黄泥巴塑造士牛以鞭相打,叫“打春牛”,提醒人们重视农业生产,待喝了“春酒”,吃了“春饼”人们精力旺盛,浑身是劲,便投入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繁忙中去了 。
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
文章图片

但近代的春节与立春,却是两回事 。古代的正月初一叫元旦 , 是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我国纪年法改为与世界同步的公历制(阳历),这样就把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把元旦节改为阳历的元月一日 。从此“立春”只是指导物候,引导农业生产的“节气” 。正月初一这个“春节”就被当做一个除旧迎新,合家欢聚的“节日”来欢度了 。“立春”节一般在每年的公历(阳历)2月4日前后,如果当年的阳历在2月4日以后,则按阴历算,当年无“立春” 。无“立春”的年份民间叫“瞎目年”或“寡妇年”,此年忌男婚女嫁 。无独有偶,一个农历年有时还会遇到两个“立春日”,叫“双春日” 。民俗说“双春夹一冬,十间牛栏九间空”,意味双春年年成不好,多灾多病 。
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
文章图片

吃春饼 立春之日,湖北当阳民间有用韭菜、芹菜、春笋等为作料加米面做成粑粑 , 全家吃用的习俗,象征勤劳、延年、兴旺、发达 。这叫吃春饼 。
拜年 从正月初一早上起要开始进行“拜年” 。拜年就是向人祝贺新年 。在室外偶遇,双方拱手作揖口呼“拜年” 。入室专事拜年,则需呼“送恭贺——拜年呐!”在蒲团上行跪拜礼,长跪磕头作揖 。
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
文章图片

当阳自古拜年的顺序有讲究,叫“初一拜父母(祖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以后拜亲朋 。”拜父母,一般在初一早上父母还未“升帐”之时进行 。此时儿子,媳妇端上香甜的鸡蛋茶,带领孙子孙女到父母床头跪拜请安 。说声:“跟父母大人拜年” 。父母接过鸡蛋茶,会向大家回敬一句“祝你们一年先健一年” 。对孙子孙女则说“祝一年大一年” 。然后将早已封好的红包一一压岁钱 。递给儿子媳妇,孙子孙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