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 二 )


《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书也是孩子最爱读的书了 。一到阅读时间,孩子们都会快速拿到这本书,然后看上好几遍,每次看时总会自言自语讲述边哈哈大笑着 。这本书对大班幼儿来说,已经能够看着图片猜出背后发生的故事,还有个别认字多的孩子,边看书边读出那些简短的文字,与其他小朋友共享 。放到图书区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样的:幼儿识字的最佳期在4—6岁,因为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超强的模糊记忆能力,以及刚刚形成的逻辑记忆能力,而且通过识字,及相应的阅读进一步促进孩子逻辑能力的发展 。具有阅读能力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理解能力要强很多 。当孩子想识字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时机教孩子识字 。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在绘本的阅读中,如果只给孩子读读文字,那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也会给孩子造成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后果 。我们不能让孩子只停留在对文字和内容的理解上 。许多东西,还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 。只有她们自己发现和理解的东西,记忆才会深刻 。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兴趣,发表自己的观点 。
绘本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的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因此,活动的设计力求引导孩子们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体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语言,并让幼儿由此爱上阅读,在丰富的图画中展开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于是,老师又适时推荐其他绘本,此时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阅读 。这种阅读引领,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里面主要讲了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刚好被狐狸给看到,狐狸非常想吃母鸡萝丝,就躲在鸡窝的下面 。萝丝走到了院子,狐狸也就跟到了院子,母鸡的旁边有一把耙子,当母鸡快要走过耙子的时候,狐狸猛地一跳,可是他并没有抓住母鸡,却一脚踩住了耙子,耙子像一个人刚从睡梦中惊醒一样,“登”的一下竖立起来,打着了他 。
萝丝继续走,她走到池塘,狐狸也就跟到池塘,萝丝快要走过池塘的时候,狐狸又猛地一跳,这次他照样没有抓住萝丝,却把自己给摔到了池塘里,激起一大片水柱,把旁边的两只小青蛙吓得一蹦三尺高 。可是母鸡萝丝一点儿都没有察觉,仍然悠闲的散步 。
萝丝仍然在散步,她走到干草堆,狐狸也跟到干草堆 。当萝丝走到干草堆的正上方是,狐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猛扑过来,这一次狐狸还没有抓住母鸡,可他自己却摔到了干草堆里 。
母鸡萝丝继续向前走,她走到了磨坊,狐狸就也跟到了磨坊,萝丝走过磨坊的时候,她不小心用腿缠住了挂面粉的绳子,等她走远了,绳子被挂断了,面粉从袋子里呼的一下全洒在狐狸身上,面粉袋坠落的时候狐狸扑了上来……最后萝丝安全的回到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