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四讲》读后感( 二 )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 , 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 , 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 , 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 , 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 。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 , 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 , 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 , 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 , 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 。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 , 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 , 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 , 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 , 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 , 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 , 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 。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 , 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 。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 , 所以 , 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 , 不只是回首过去 , 也不只是现实体验 , 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 。它和时间一样 , 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 , 是无时间的时间 , 所以它是永恒的 , 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 。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 , 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 , 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 , 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 。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 , 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 , 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 。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 , 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 , 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 , 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 。“微妙无形 , 寂寞无听”(阮籍) 。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 , 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 , 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 , 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 。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悦耳悦目 , 悦心悦意 , 悦志悦神 。“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 , 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 , 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 , 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 。“至乐无乐”不是宗教 , 而是审美 。它不厌鄙 , 不抛弃感性 , 不否定 , 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 , 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 。在中国 , 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 , 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 , 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