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曲笔是什么意思( 六 )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
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 。
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 。
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 。
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 。
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 。
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 。
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
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
语文高手进,出一道高中诗词鉴赏题 我不了解你是老师还是学生.但我还是全力找了到不错的题.5分是少了点..辛苦啊.. 海棠 惜牡丹花苏轼 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Q1:海棠前两句描写海棠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情用什么手法?Q2:苏轼的与白居易的都是夜里赏花.为何两者抒发情感不一?解析: 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 。
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 。
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 。
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 。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
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 。
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 。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 。
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
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 。
“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 。
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