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新生”的诗句有哪些?( 六 )


(曹子建《弃妇篇》)两头纤纤月初生 , 半白半黑眼中睛 。
腷腷膊膊鸡初鸣 , 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杀鸡未肯邀季路 , 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纪德名标五 , 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刻木牵丝作老翁 , 鸡皮鹤发与真同 。
须臾弄罢寂无事 , 却似人生一梦中 。
(唐梁锽《咏木老人》)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 。
《诗经》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漫话古代咏鸡诗提及诗歌中的鸡 , 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其实 , “一唱雄鸡天下白” , 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 , 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 。
显然 , 了解古代咏鸡诗 , 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 。
在我国 , 咏鸡诗源远流长 。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 , “风雨凄凄 , 鸡鸣喈喈”、“风雨潇潇 , 鸡鸣胶胶”、“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 。
当然 , 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 , 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
《诗经》之后 , 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 。
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 , 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 , 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 , 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 , 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 , 谁知侬念汝 , 独向空中啼 。
”此诗 , 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
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 。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 , 诗题中含有“鸡”字的 , 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 , 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 。
其中 , 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 , 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
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 。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 , 诗题中含有“鸡”字的 , 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 , 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 。
其中 , 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
宋代之后 , 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 。
其中 , 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
古诗咏鸡 , 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
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 , 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 , 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 , 描绘田园风光 , 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 。
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 , 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 ,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古诗咏鸡 , 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 , 鸡肥乃烹之 。
主人计固佳 , 不可使鸡知 。
”写人养鸡 , 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 , 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 。
字里行间 , 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古诗咏鸡 , 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 , 抒发诗人的情感 。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蒿里行》) , 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 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