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新月集》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第二部英文诗集 。这部诗集收录了40首诗 , 其中有作者译自孟加拉语《儿童集》的旧作 , 也有作者另以英文撰述的新作 。这40首以幼儿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 , 全部整编在“新月”名下 , 作者的立意和用心格外引人深思 。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郑振铎先生翻译的泰戈尔《新月集》
新月的意义“新月”是一种月相变化 。在月圆月缺的过程中 , 一弯弦月总是予人许多想像 。在印度 , 新月是重要的文化象征 , 例如万民庆祝的排灯节或屠妖节就选在新月的夜晚举行 , 以寄寓“光明驱走黑暗 , 善良战胜邪恶”的意蕴 。
印度的重视新月 , 追根究底和湿婆信仰相关 。湿婆是印度教三大神祇之一 , 主司毁灭 。但是由于毁灭与再生是一体的两面 , 湿婆因此兼具毁灭、创造和转化的神力 。具体而论 , 他头饰上的一弯新月 , 便是这一创造与转化的象征 。
《新月集》两度提到新月 , 即第三首的《起源》和第四首的《宝宝之道》 。
《起源》描写“新月皎洁年轻的光” , 落在“秋云逐渐消逝的边缘”时 , 宝宝的笑容就在这一刻诞生;新月与秋云在此形成对比 , 云的散逸烘托新月之代表新生 。
《宝宝之道》则提到宝宝入世前 , 本来住在“小小的新月国度里” , 自由自在 , 无忧无虑 , 完全“没有任何约束” 。
由此可见 , 新月似乎与新生儿有所联系 , 暗示幼小生命的初始与新生 。换言之 , 《新月集》以新月为名 , 个中即蕴藏着转化与新生的创造观 。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新月集》蕴藏着转化与新生的创造观
《新月集》的写作主题《新月集》以儿童为主题 , 文字浅显平易 , 再加上“新月”这个语词本身蕴含的文化想像 , 所以常被解读成童诗 , 或专为儿童而写的诗集 。就作品本身的叙事角度来看 , 《新月集》有20首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换言之 , 儿童确实是《新月集》最重要的主角 。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儿童确实是《新月集》最重要的主角
大致上 , 这20首作品以孩童的视角摹形状物 , 刻画孩童心理 , 表现儿童世界的缤纷生趣与丰富想像 , 例如《天文学家》、《云朵和波浪》、《仙境》、《纸船》、《坏邮差》、《十二点》等即是 。其中《十二点》即借一个不想在中午继续念书的小孩 , 扣问身为大人的母亲为何无法突破黑夜与白天的局限 , 把中午十二点想像成午夜十二点 , 因为到了夜晚他就不用念书了 。
他试图说服母亲的方式是:既然十二点“可以在夜晚降临” , 那么“为什么夜晚不能在十二点降临”?
短短数行 , 小孩无拘无束的想像力跃然纸上 , 而小孩看待时间的灵活态度也十分有趣 。
至于其他作品 , 尽管视角不同 , 但观看的对象依然是孩童的世界 。这类诗又可细分两类:一是以全知的角度来描写儿童与世界的百思特网关系 , 例如《家园》、《海滩上》、《最后的交易》等 。
这类诗里的孩童除了作为孩童之外 , 同时也可视为人类的象征 。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40首诗
泰戈尔画像
例如《海滩上》描写一群孩童在海边欢聚 , 然而诗人除了书写生的欢聚 , 也不忘点出死亡的讯息 。
若从象征的角度看 , 尘世犹如大海 , “死亡遍在” , 众生却如稚儿 , 兀自欢乐聚集 , 兀自歌舞嬉戏 。
另一类则是从父母个体的角度来描写孩童的世界 。
这类诗作 , 有的明显出自父亲的观点 , 如《玩具》、《不为人知的盛典》、《礼物》、《召唤》等;有的视角就不那么清楚 , 可能是父亲 , 也可能是母亲 , 或两者兼具 。这类诗作大致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大人对小孩世界的羡慕 , 或者呈现大人与小孩的观点差异 , 例如《玩具》一诗即表现儿童仅透过想像力 , 即可把泥巴与断木残枝变成好玩的游戏 , 大人却深陷在百思特网金钱世界里 , 只知无聊地加减乘除 , 忘了功名财富的追逐 , 到头来也只是游戏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