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三 )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请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学生在经过前面主动又有趣地学习后,个个都踊跃地朗读且读得很有感情又投入 。有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还主动配上动作;有的学生读到最后一段时,边读边跳像在草地上玩耍;有的读第三自然段时重轻音读得特别好;还有的读着读着不禁咯咯笑起来等等 。这样的读既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目标,又让学生再次充分感受到了文美、景美、情美,是一次声情并茂的读 ,这样的读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抒发 。
遗憾一:收得太紧,放得不够 。凭感觉我都知道这节课孩子们没读够,也没说够 。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了不少的体会,可是我却无法大气的把权力下放,我知道那需要时间,于是一切都似乎是蜻蜓点水,缺少那点睛的一笔!下课了我还在想如果时间充分的话,就像平常那样先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读书的才能,学生可能会更活跃,发言的质量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
遗憾二:自身语言不够简练、传神 。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 。自然的去评价,产生自然的美!语言跟不上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
遗憾三:感情投入不够,仍然缺乏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面对学生瞬间的精彩不能很好的进一步激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
遗憾四:读得太少,读的还不够投入 。这大概与我读的点太散有关,如果抓住一部分场景的描写,有重点地去指导学生品读,不同样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吗?为什么不“授之以渔”呢?
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自信满满的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而今天这种感觉我没找到 。本想带给大家一节像秋游一般畅快淋漓的开心的课,可我的确带来了一堂朴实、自然的课,却欠缺回味的余地

秋游教学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写的训练,他说: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而课堂小练笔就是最有效的一个结合点,它能将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实到位,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读写结合 。
《秋游》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的课文,这篇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需要,安排了几处小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天空的美景时,我先将课文“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绵羊,有时像几只白兔 。”中的“ 。”改成“……”引导学生朗读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眼尖的孩子们立刻发现了,找出了标点符号的不同 。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师把它改成了“……”?你想说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因为天上的白云不仅仅只有这两种样子 。”有的说:“天上的白云变来变去,还可能有别的形状呢!”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躺在草地上,看一看白云,你还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白云有时像一只可爱的白兔,有时像一头威武的狮子 。”“几朵白云有时像胖胖的娃娃,有时像圆圆的苹果 。”“几朵白云有时像好吃的棉花糖,有时像老爷爷的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