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

读完这部小说感觉与别的小说不同,很是独特 。
想了一下,我理解的主题是:表现中国农村妇产科医生的贡献和忧伤,同时勾画计划生育时代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
就这个题材而言,够独特的了 。计划生育,有点敏感 。小说却写得非常尖锐,并深入人性 。小说能够出版,说明社会的进步 。不回避这个问题的两难,反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
主人公姑姑形象鲜明,她作为杰出的妇产科医生,既接生了成千小生命,又扼杀了成千小生命 。外表强悍、刚烈的她,内心却柔弱、纠结 。她既骄傲又惶恐 。无儿无女终其一生 。这样的人物以往文学未曾出现 。
围绕着生育问题,小说中有不少“死去活来”的故事,够大胆的 。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是的,够魔幻的 。比如姑姑怕蛙,因为蛙太像妇女和婴儿,她醉酒夜归在郊外梦幻被蛙围的情境,令人毛骨悚然 。书中有很多幻觉的和荒诞的描写 。
小说的结构特别,四封信和一个话剧本 。完全打破了一般的叙述体 。那个话剧,如作者自己所说,是无法排演的,完全是为了用魔幻的形式为主要人物安排归宿 。
语言老道纯熟,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 。
这样的功力,让他代表中国作家首获诺奖实至名归 。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1000字
二零一二年,莫言和他的《蛙》一块儿轰动世界,我这个草根也跟着欣欣然自豪了好久,心情沉静下来就开始了对《蛙》的慢慢品读,到二零一三年来临时才品完 。品书和品茶一样,只有慢慢来才能感受到袅袅的香气 。
《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万足也就是万小跑的姑姑万心传奇坎坷的一生 。万心小的时候就临危不惧,敢和日寇怒目相视,建国后凭借红色出身和过硬的医护本领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妇产科专家,和土接生婆们一番较量,使群众们接受了新法接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群众敬仰她,称之为送子观音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万心被派到公社计生办,一干就是几十年 。期间,万心坚决执行计生政策,可谓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流掉了包括侄子万小跑媳妇王仁美孩子在内的两千余个计划外怀孕胎儿,这一成绩将万心在群众中的威信一扫到地,她在群众心中由一名送子菩萨变成了戕害生命的魔鬼 。进入晚年,国家的计生工作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也开放了,大款生,官员生,就是无权无钱的小职员们不能生,看透人生的万心摇身一变又成了送子观音,一副所谓的转龙换风的药丸要价不菲,专门卖给那些贪污受贿发民财的大人物们,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寻求心灵的安定 。
主人公万心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她的爱情轨迹也是坎坷的 。一枝花的年龄时在如云的崇拜者中众里寻他三百度,选中了潇洒地飞行员王小倜,马上要结婚了,王小倜驾机叛逃台湾,万心受到牵连,经历一番世态炎凉,她决定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县委书记杨林 。轰轰烈烈的文革中她和杨林一块儿受到冲击,杨林在批斗会上受不住造反派的折磨胡说八道,伤害了万心也葬送了她的第二次感情 。就这样万心的终身大事耽误了,一直到临近退休,才和民间泥塑大师郝大手结合 。万心和郝大师结合是完美的,万心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大师按描述创作泥娃娃,然后供在一间屋子里,投生到来求娃娃的善男信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