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五 )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 , 他的发展一定要多元化 , 不要让别人说 , “你再扩大规模也只是冰箱 。”
涉世之初 , 带着强烈的创业激情 , 寻觅成功的感觉 。
我宁肯犯着错误去挽救损失 , 也绝不会为个人的利益给公司造成一滴损失 。
人都是有梦想的 , 只是追求不同罢了 。我何尝没有创业的激情 , 也想尝试成功的喜悦 。决不会总是“赚钱 , 赚钱 , 还是赚钱 。永远再也找不到那两样东西了 。”要以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 决不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
人生的路 , 要坚强的走 。其实“我们唯一怕的就是我们自己” 。战胜自己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挑战极限 。还是那句话 , “只要路找到了 , 就不怕路远 。”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海尔首席执行官》讲述的是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 , 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秉承一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十多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 。1985年春 , 当青岛电冰箱厂还是一个欠债147万、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 。为了求生存、求发展 , 35岁的新任厂长凌敏第一次踏出国门 , 去德国科隆进行引进买下了一条去掉了自动化部件的生产线 。开始了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 。
影片中从侧面中体现出了海尔的上层管理的方法及员工的素质 。影片中有两个细节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仓库里还是出现了七十六台不合格品 。凌敏被激怒了 , 他毅然将这些冰箱全部砸毁 , 让员工把品质意识烙在心中 , 他说到 “今天不砸这些冰箱 , 明天别人就要来砸我们的工厂” , 他那一锤砸毁的不仅仅是有质量缺陷的冰箱 , 同时也将重视质量 , 重视细节的观念深深印在了每个海尔人的心中 , 正因为这样 , 通过砸碎76台劣质冰箱,在员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质意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 , 现在海尔牌冰箱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质量都是一流 。二 , 影片中海尔在“找螺丝”事件中 , 只为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螺丝 , 使得全体员工都推迟了当天下班的时间 , 通过严格要求员工必需按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使工厂建立了优良的企业制度:“日事日毕 , 日清日高”;通过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出不良品到下道工序 , 使工厂员工建立了市场链观念也正是反映了海尔人的这一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 , 得到了合作伙伴及社会的认可 。为以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