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对张玉书陈廷敬等五人的评价( 三 )


【康熙皇帝对张玉书陈廷敬等五人的评价】

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
人物功绩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 。
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 。
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
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
陈廷敬以清廉正直闻名 。
比如他任左都御史时,陈官场上行贿受贿、营私舞弊成风 。
于是,他上书皇帝要求制定严厉的制度,以改变不良风气 。
他的建议被康熙采纳,责令都察院严惩不法之徒 。
此举对于治理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
他非常重视发现和重用有识之士,经常向康熙皇帝推荐人才,比如有名的王士祯、汪琬、陆陇其、邵嗣尧等人,都是经他力荐而受到朝廷重用的 。
由于陈廷敬很有才华,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 。
”康熙曾特赐予他和喇沙里、张英三人貂皮各五十张,表里绸缎各二匹 。
王跃文写的《大清相国》中曾这样赞扬他: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他原名陈敬,21岁中了进士,因同科进士...
书韵飘香手抄报资料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
”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
”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 。
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
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 。
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 。
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 。
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