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行七字的的古诗( 三 )


只疑落花慢去 , 复道春风不还 。
少年惟有欢乐 , 饮酒那得留残 。
(《舞媚娘》)王维有几首 。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 , 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1厌见千门万户 , 经过北里南邻 。
官府鸣珂有底 , 崆峒散发何人 。
2再见封侯万户 , 立谈赐璧一双 。
讵胜耦耕南亩 , 何如高卧东窗 。
3采菱渡头风急 , 策杖林西日斜 。
杏树坛边渔父 , 桃花源里人家 。
4萋萋春草秋绿 , 落落长松夏寒 。
牛羊自归村巷 , 童稚不识衣冠 。
5山下孤烟远村 , 天边独树高原 。
一瓢颜回陋巷 , 五柳先生对门 。
6桃红复含宿雨 , 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 , 莺啼山客犹眠 。
7酌酒会临泉水 , 抱琴好倚长松 。
南园露葵朝折 , 东谷黄粱夜舂 。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 , 相思相忆空吟 。
鸳鸯暖卧沙浦 , 砠矦闲飞桔林 。
烟里歌声隐隐 , 渡头月色沉沉 。
含情咫尺千里 , 况听家家远砧 。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代 。
六言诗虽然不像五、七言诗那样普及和繁荣 , 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极为罕见 。
南宋洪迈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37首 , 明万历年间黄凤池刊刻的《六言唐诗画谱》收录六言绝句57首 , 清人严长明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50首 。
即以收录唐人绝句最多的《六言唐诗画谱》而论 , 有些很有名的六言绝句就没有收进去(如皇甫冉有六言绝句三首 , 而《六言唐诗画谱》仅收二首) , 如果再加上六言律诗、三韵以及六言声诗 , 唐人六言诗显然远不止这个数字 。
有人据《全唐诗》作过统计 , 说唐代共有六言诗75首 。
⑨这个数字显然不太准确 。
唐代六言各体的成熟与定型 , 为六言诗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唐代以后 , 六言诗创作有渐趋兴盛之势 。
到了两宋以后 , 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用诗体 。
清人严长明编纂的《千首宋人绝句》 , 收录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的六言绝句98首 , 约占全书的1/10 。
明代著名作家 , 如明初“三杨”之中的杨基、杨士奇 , 明前期文坛泰斗李东阳 , “前七子”中的何景明 , 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 , “竟陵派”的领军人物谭元春等 , 都有六言诗作传世 。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 , 明代还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六言诗选本 , 如李攀龙的《六言诗选》、杨慎的《古六言诗》、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等 。
这些选本的出现 , 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 , 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 。
尤其是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 , 融诗、书、画于一体 , 使读者“阅诗以探文之神 , 摹字以索文之机 , 绘画以窥文...
6字8行的古诗 1、唐朝·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 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2、唐朝·白居易《青石》:青石出自蓝田山 , 兼车运载来长安 。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 , 坟土未干名已灭 。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 , 不镌实录镌虚辞 。
愿为颜氏段氏碑 , 雕镂太尉与太师 。
刻此两片坚贞质 , 状彼二人忠烈姿 。
义心若石屹不转 , 死节名流确不移 。
如观奋击朱泚日 , 似见叱呵希烈时 。
各于其上题名谥 , 一置高山一沉水 。
陵谷虽迁碑独存 , 骨化为尘名不死 。
长使不忠不烈臣 , 观碑改节慕为人 。
慕为人 , 劝事君 。
3、唐朝·张九龄《荆州作》:先达志其大 , 求息不约文 。
士伸在知己 , 已况仕于君 。
微诚夙所尚 , 细故不足云 。
时来忽易失 , 事往良难分 。
顾念凡近姿 , 焉欲殊常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