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豪放词是范仲淹写的,为什么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 二 )


一个道理 , 偶尔吃个窝窝头而已 。


类似的还有毛文锡的《甘州遍·秋风紧》:秋风紧 , 平碛雁行低 , 阵云齐 。萧萧飒飒 , 边声四起 , 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 , 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 , 往往路人迷 。铁衣冷 , 战马血沾蹄 , 破蕃奚 。凤皇诏下 , 步步蹑丹梯 。
这要是苏轼之后的词人所作 , 必然归于叶梦得、张元干一类词人 , 在豪放派中有一席位置 。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成为豪放派的开创人?因为他们吃了窝窝头 , 觉得不错 , 回头还是吃米饭去了 。
苏轼不一样 , 苏轼认识到窝窝头和米饭一样好吃 , 都能充饥 , 甚至未来可能是窝窝头的 。
这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认识 , 才能称其为文学理论上的进步 。他在写完《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太经典 , 不列出来了) , 写信给朋友《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 , 虽无柳七郎风味 , 亦自是一家 , 呵呵!数日前 , 猎于郊外 , 所获颇多;作得一阕 ,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 吹笛击鼓以为节 , 颇壮观也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 苏轼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风格摆脱了柳永一统天下的局限 , 终于“自是一家” 。而且虽然苏轼作品真正豪放派的词大约只有四十余首 , 却是有意识地使用了这种风格 。
反观前面举例的那些词人 , 因为感情激动之时偶一为之 , 并没有继续在这个路子上探索 , 风格没有改变 , 于文学理论上自然更加欠奉 , 自然无法定义为豪放“派” , 虽然偶有作品沉雄豪放兼备 。


而苏轼之后 , 后来者不断 , 直到辛弃疾打通豪放、婉约之间的壁垒 , 终于让宋词登上顶峰 , 与唐诗抗衡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承续了苏轼的风格加以变化 。
词牌的主题拓宽 , 风格变化 , 是词牌史上最重要的变化 。
苏轼这个豪放派的创始人 , 当之无愧 。
回头说一下范仲淹 , 其实也是个相当牛的人 。他的作为是在仕途、政途 , 但是在文学上也毫不逊色 , 他的散文 , 诗词也是一顶一的 。但是他留下来的词作只有五首 , 虽然《苏幕遮·怀旧》的“碧云天 , 黄花地”堪称绝唱 , 《渔家傲·秋思》和其他作品也明显有脱离柳永词风的意味 , 但是作品实在太少 , 无法形成系统 , 不足以称新风格、新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