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像柳絮的诗句( 四 )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
6. 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
译文:鹓鸿的背影远去,在鸟鸣声中思念起那片芦苇荡 。
7. 唐: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
译文:雨声拍打芦苇的声音,荷花的香气绕灯而来 。
8. 唐:黄滔《别友人》: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
译文:梦里一直挂念着潇湘,思念那片烟水茫茫的芦苇花 。
9. 唐: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
译文:夜深更响,惊动了芦苇里的钓翁 。
10. 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
芦苇在古诗中的意象: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 ,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 ,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 ,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1. 悲秋伤怀:人生如四季, 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 ,它成熟浑厚 , 走过青年 、迈向老年。
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 , 比起生长期的春 、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 , 所以 , 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 , 生物在秋季成熟 ,也在秋季凋零 ,草叶黄 , 西风劲 ,萧瑟一片。
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 ,也有着自然的感召力 ,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 ,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 ,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 ,摇曳出几分诗意 。
2. 漂泊无依: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 、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 ,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 ,或迫于战乱、王命 , 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 , 中国古代的远游者却很难达到心灵的放逐 ,出于无奈 ,他们在异乡漂泊 , 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 。
故乡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终点 , 异乡终究是驿站 ,在心灵的羁绊中, 求索而终至无解。
因此, 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 ,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
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 ,伫立江边 , 对仕途的茫然未知 、 对家乡的绵绵思念 , 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 , 江水苍天 。
3. 闲情隐逸:闲情是何时成形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 , 扪虱清谈的名士将边缘化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
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 ,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处与出的一种方式。
它强调的心灵与艺术的关系 ,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 因闲发情 、以情寄闲 , 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 ,而在这类诗词中总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
描写沙棘的诗句 没有赞美沙棘的古诗词,描写樱桃的古诗词如下:1《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
2《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宋代: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
路尽河回人转舵 。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
3《满江红·点火樱桃》宋代: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
4《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渡 一作:度 。
桥 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5《青春》唐代:韩偓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