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作文该怎么写( 五 )


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 。
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 。
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 。
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 。
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我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 。
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
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诗词鉴赏题李凝幽居作文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注释】⑴少(shǎo):不多 。
⑵池边:一作“池中” 。
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
【翻译】: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院 。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
【赏析】:《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
此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而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变得别具韵致 。
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 。
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代广为传诵 。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 。
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
“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 。
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 。
”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 。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 。
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 。
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
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 。
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
“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
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
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 。
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 。
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
《对古诗文字最美意境的鉴赏》作文420字 的放荡 。
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