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

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
还在学校读书那会儿,真的是觉得三天不读书便面目可憎 。然后毕业之后书是越读越少,接近于无 。
三年前还买个kindle,兴匆匆地弄一堆书在里面,还以为能保持看书阅读的习惯,可惜不到半年就偃旗百思特网息鼓 。kindle也成为积灰的摆设,最终转送还在学校的小朋友,礼送出门 。
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

《公正》封面
《公正,该如何是好》是最近三个月看的一本书,从年前12月买入,断断续续,经过一整个春节总算读完了 。
公正是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一门公开课,随后其将之重新整理成书 。在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两集公开课的内容,可惜忙于其他没看完 。所以百思特网年前趁着两三天假期看了一遍 。看过之后总觉得突击看公开课有些走马观花,一些具体的概念仍然模糊不清,所以买了书重新读 。
公正的概念,以至于争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我们常常会觉得某事是不对的,但是为何不对却说不上来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公正困境,似是而非 。
严刑拷打犯罪嫌疑人来获取情报是否正义?
对于不称职的父母,孩子是否可以少承担些责任?
安乐死是否应该得到法律许可?
代孕合同是否合法?
本书和公开课的内容大致一样,但是借助于书的形式更加层次分明 。
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

公开课现场
人类社会以来,关于公正有三条路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共同的善 。每个路径都在不停地变化和调整,也并未有你没我的分别对立,相反更多时候是相互交织螺旋上升的 。对于我们个人的影响也是如此 。
在“电车困境”中,如果你认为牺牲1个人救10个人是正确且值得的,那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观点,公正与否在于能否增加整体的利益有关,如果总体的利益是增加的,那么牺牲个体也是可以接受的 。推而广之,当今社会的税收等热点问题也可理解了 。
然而自由主义者却不这样认为,公正与否与选择自由有关,整体利益并不能伤害个人利益 。在“电车困境”中,如果是牺牲者自愿选择救10个人,那这是正义高尚的,但是如果他没有选择、是“被牺牲”,那这就不是公正 。引申而言,选择的自由除了个人意愿,还有所在社会、集体等诸多外因的影响,真正的从心欲不逾矩何其难矣 。
除了上面这两条路径,还有第三条路径深刻影响着我们 。这就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共同的善”,他认为所谓公正应该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引导社会成就良善生活,进一步推理就是公正关乎荣誉、奖励 。目前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热点的同性婚姻讨论便与此有关 。很多人不认可同性恋,认为他们不道德 。一个重要的潜在前提就是,婚姻是爱情的荣誉,政府对婚姻的认可便是在引导共同的善,而同性婚姻则是破坏了这种共同的善 。
当然关于同性恋,从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角度也有正反辩驳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三种路径杂糅影响着我们的所思所想 。
迈克尔桑德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重新反思自己的固有成见,摆脱非黑即白的简单结论,学会更深刻地看待、反思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 。课程中涉及的辩论主题还包括:平权运动、市场的角色、个人的权利、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忠诚困境等等 。
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

公开课现场
读完这本书,不可避免地和边沁、康德、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相遇,想起来知道这些名字的时候还是年少,只是单纯的崇百思特网拜 。而今学会了问自己:公正,该如何是好 。

【公正该如何是好|公正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