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美好的诗句( 四 )


答对了修饰语1分,答对了中心词1分 。
在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
在操作过程中本着能给分,就尽量给分;能不扣分,就尽量不扣分的原则进行评分 。
从阅卷的情况来看,第一题得分率较高,第二题得分率较低,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 。
这说明古诗鉴赏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
三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要弄清楚写了什么 。
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思乡、怀古、忧愁、伤离、憧憬,也可能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等等,在高考场上我们如何准确、迅速的把握作者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首先,是要抓住题目、作者和注释,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
著名诗人往往有特定的生活背景,他的诗歌要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感情 。
题解、注释常常暗示我们答题的思维方向 。
比如:辽宁卷选了苏轼的《东坡》,题解“[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
联系中学教材对苏轼的介绍,知道他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这时期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乐观旷达的情怀 。
知道了这一点,答准题就并不难 。
其次,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 。
关键词语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走向 。
比如今年的重庆卷对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末句的理解,就要抓住“更护花”这三个关键字 。
第三,注意词语的隐含的意义 。
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字的骨子里含有深刻的,甚至是多重的意义,古诗鉴赏就是要嚼出骨子里的深味 。
今年湖北卷古诗鉴赏,苏轼的《东坡》中“铿然...
跪求15首北宋写景诗词啊 各位知识大哥 有诗有解释的就最好 没有的话...1.秦观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这首《江城子》首片即以柳来引出 。
柳,作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赋予离别相思之意 。
柳树生性柔而不弱,上片以柳起兴,牵动离忧,引发伤感 。
下片则叹韶华易逝,感叹身世之不遇 。
统观全文,弥漫着淡淡的哀愁 。
首名“柳”(即“留”)表达离别之情,来句则是“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寥寥数字,即把诗人当时伤离别的情景写得如此传神,实属不易 。
下片即从离愁转向感叹韶伞易逝,身世不遇,转接得十分严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把思绪从“柳”至“愁” 。
最后一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更是把感伤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哀草,画角声断谯门 。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侥孤村 。
销魂 。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一首好的诗词往往是几个甚至更多的意象在一个统一的主题和构思下巧妙的组合起来,互相作用,妙趣横生,秦观的这首《满庭芳》即是如此 。
据说此诗作于会稽,作者是年三十岁 。
此词在处理形象之间关系时,运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
所谓蒙太奇,是指电影表示组接意义的专门术语 。
山、微云、天、哀草、画角声等等一系列原来并无太大关联的意象由于作者主题的需要而拼揍在一起,虽说是拼凑,却也是天衣无缝,让人耳目一新 。
古人在写诗词时,特别讲究炼字,秦观也不例外,为了表达自己特殊的伤感离别之情,特意在“鸦”前加“寒”,“村”前加“孤”,增加整体诗的愁味,更令人耐人寻味 。
景物从远至近,从“天连哀草”至“流水侥孤村”,难道这不正是一幅意味深长的秋意萧落图吗?若不是这蒙太奇似的一连串的景物连接,恐怕这首诗的韵味、愁味都要大打折扣了吧?!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此词以古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