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墓|秋瑾被处死的真实照片

秋瑾墓(秋瑾被处死的真实照片)
■张宝晶
秋瑾墓|秋瑾被处死的真实照片

画家王忻笔下的秋瑾
我小时候就知道了秋瑾的名字,不记得是在书报上还是在邮票上,也见过她那盘头发、黑白格冬衣、手持一把短剑的半身像 。
庚子年秋,我来到位于杭州西湖中的孤山下西泠桥畔秋瑾墓地 。她的墓地十四步见方,黑色石块铺地,高出地面约一米,一人高的铺地柏植于四周 。墓地左侧立有两块各约一平方米大小的方碑,一块上面横刻“秋瑾墓”三个红字,一块上面用白色的英、汉两种文字横刻着秋瑾墓的简介 。
因烈士生前有“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的遗愿,秋瑾墓几经迁葬后,于1981年9月自鸡笼山迁至西泠桥畔 。新墓墓基高2米,上端汉白玉石雕秋瑾烈士像高2.7米,墓座正面嵌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烈士题字“巾帼英雄” 。墓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秋瑾烈士雕像底座正面,横刻的金色“巾帼英雄”四字抬头处,竖刻白色的“鉴湖女侠千古”,落款“孙文” 。
秋瑾烈士雕像底座背面,6枚铆钉将一块约长1.5米、宽50厘米的厚玻璃钉在花岗岩上,保护着徐自华、吴芝瑛题书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 。碑石断裂,碑上的文字模糊不清 。碑额“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八个字,系篆体,一般人难以辨认 。
墓座上端的秋瑾烈士雕像,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外罩披肩,下着百褶散裙,左手叉腰,右手按剑,昂首挺胸,端庄英武,潇洒飘逸 。人间百色,唯有这缟素如雪、纯洁无瑕的汉白玉才配得上她 。
秋瑾,祖籍浙江绍兴 。其祖父秋嘉禾清末在福建厦门、漳州为官 。父亲在福建云霄县任职,她1875年11月8日出生在云霄 。在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秋瑾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史籍和文学作品中忧国忧民、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特别是花木兰、秦良玉等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深深影响了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1891年初夏,秋瑾祖父卸任回到故乡,16岁的秋瑾在故乡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城外有一湖泊,名鉴湖 。这便是秋瑾后来自号鉴湖女侠的由来 。这段时间内,秋瑾跟随武术教练、自己的四舅习武 。
  1893年,秋瑾的父亲被调到湖南任职 。他们一家先后在长沙、常德、湘潭、株洲居住 。1896年,秋瑾与当地富豪之子、小她两岁的王廷钧结婚 。在湖南,秋瑾还拜师学习巫家拳,很快掌握了11套拳术和棍、刀等器械的套路 。她认为革命不仅要靠嘴和笔,还要用刀和枪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而在1900年,王廷钧通过与曾国藩家的亲戚关系花钱买了一个户部主事的官职 。秋瑾随夫进京 。在这里,秋瑾认识了王廷钧同事廉泉的夫人吴芝瑛 。吴芝瑛老家安徽桐城,为社会知名的才女名媛,她思想开明,崇拜孙中山,在文学书法方面均有造诣 。她们二人志同道合,成为知音 。在吴芝瑛那里,秋瑾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出版的书报,结交了社会上层、名流,因而境界不断地提高,眼界也渐渐开阔 。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一些日本女性,为日后留学东洋埋下了伏笔 。
由于秋瑾的思想越来越趋向革命,行为也越来越激进,因而便与思想保守的丈夫拉开了差距,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分道扬镳 。有一天,王廷钧让秋瑾在家中做饭,说要招待客人 。结果秋瑾被女友叫去喝酒,把做饭请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她还女扮男装跑到戏园看戏 。女人看戏,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事,闲话不胫而走 。王廷钧得知后,觉得自己是政府官员,娘子不但忘记请客给自己丢了颜面,而且出去看戏辱没家门,恼羞成怒,动手打了秋瑾 。秋瑾离家出走,住进客栈 。恰好当时正逢中秋,她百感交集,禁不住挥笔写下《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面对国破山河碎的局面,秋瑾难平忧伤和愤慨,且她的革命志向与理想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无奈之下,已为人妻人母的秋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于1904年6月毅然决然只身东渡日本留学,从此,她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秋瑾在船上看到了日俄战争的地图,不由悲愤交加 。这是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列强之间的战争 。于是,她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