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月》诗意( 四 )


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 , 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 , 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
.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 , 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
在情榜当中 , 香菱位居副册首位 , 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 。
作者写她学诗 , 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 , 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 。
这样 , 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 , 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
香菱学诗 , 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
首先是拜黛玉为师 , 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 。
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 , 一边尝试作诗 。
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 , 终于成功 。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 , 用语直露 , 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 , 凑泊成篇 。
最大的问题是 , 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 了无新意 。
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 , 词藻陈腐 。
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 , 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
香菱的第一首诗是这样的:月挂中天夜色寒 , 清光皎皎影团团 。
诗人助兴常思玩 , 野客添愁不忍观 。
翡翠楼边悬玉镜 , 珍珠帘外挂冰盘 。
良宵何用烧银烛 , 晴彩辉煌映画拦 。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 。
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 , 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 , 渐渐放开了手脚 。
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 , 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 , 有些跑题 。
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
香菱的第二首诗是这样的:非银非水映窗寒 , 试看晴空护玉盘 。
淡淡梅花乡欲染 , 丝丝柳带露初干 。
只疑残粉涂金砌 , 恍若清霜抹玉栏 。
梦醒西楼人迹绝 , 余容犹可隔帘看 。
香菱的第三首诗(即“梦中所得”的那一首)是这样的:精华欲掩料应难 , 影自娟娟魄自寒 。
一片砧敲千里白 , 半轮鸡唱五更残 。
绿蓑江上秋闻笛 , 红袖楼头夜倚栏 。
博得嫦娥应自问 , 何缘不使永团圆?这首诗是成功的 。
除首联外 , 句句都似非写月 , 但句句与月相关 。
用词典雅含蓄 , 设意新奇别致 。
尤其是颔联 , 对仗工稳 , 言浅意深 , 堪称精妙 。
它最大的优点 , 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 , 借咏月而怀人 , 流露了真情实感 。
这样 , 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
香菱的成功 , 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 ,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 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 , 只怕有心人" 。
如此 , 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 , 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 , 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 。
许多人草草看过 , 以为作者无所用心 , 这是可惜的 , 书中诗词 , 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 , 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 , 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
有些诗作 , 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 。
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 , 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 。
因此 , 仔细品味书中诗词 , 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 , 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 。
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 , 要寄情寓兴 , 不能以词害意 , 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 。
从课文中 , 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 , 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
香菱要学诗 , 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 , 却去找黛玉 , 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 。
宝钗博学多才 , 诗也写得不错 , 但她并不看重这个 , 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
而且 , 宝钗生性沉稳 , 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 , 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 。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 , 喜散不喜聚 , 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