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词对联来宣传乡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唐代:王维)

用诗词对联来宣传乡村 【乡村田园诗句选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四时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积雨辋川庄作》(唐代:王维)...
用诗词对联来宣传乡村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归纳.从材料二中可以归结出原因在于:一、流行文化快餐式阅读成为主流;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从材料一中可以找到活动宗旨的介绍,用自己的语句概括表述即可.答案:(1)流行文化快餐式阅读成为主流;古诗词教学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或学生不能理解、感悟、品味古诗词的魅力)(意思对即可)(2)透过诗词之美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国人读诗、爱诗的热情.(意思对即可)
综合性学习 。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如图)【材料二】...(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中的词语含义的理解,阅读材料,根据“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可以解释“活”的含义;“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方式‘热’呈现”,可以解释“热”的含义.(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朝代风格的把握,A是唐代山水诗,C是唐代感怀诗,E是唐代现实主义叙事诗,F是唐代送别诗,J是明代绝命诗,K是背诵边塞诗,B、D、F、H、I、L是唐代边塞诗,据此即可解答.(3)本题考查的是对画面的布局的理解和象征意义的把握,阅读徽标,开放题,可从意象(月亮)、书法、构图等方面赏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活”:生动,指传统诗词在声光电的背景中变得生动起来;“热”:指多元的呈现方式.(2)B、D、F、H、I、L(答对四个即可,如有答错,在原有得分基础上每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3)示例:一轮明月,具有诗情画意,符合诗词大会的内涵;“中”字由一位对月吟诗的人变形而成,体现中国味;一个人的衣袖幻化为长长的卷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
求中国进现代诗歌发展简史,黄金时期代表人物和作品?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
“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 。
“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 。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
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 。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 。
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 。
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