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 )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
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 。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
5、做好单元测试等评估工作 。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 。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着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 。在讲评试卷时,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 。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成一类进行讲解 。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 。
6、勤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支持并实现共同教育 。
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
7、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评课等活动 。
本学期的 听、评课活动,我主动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探讨教材、教法 。本学期我在“博客”上上传了自己的2篇听课反思、6篇教学反思 。通过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也有过收获,现一并总结如下:
一、注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分物的实际操作活动并将操作和思想结合,具体来说:
第一,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对除法的认识 。教材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接着,通过例2|和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除法的含义 。
第二,以前我总认为操作活动是比较“低级的”的,因此让学生尽可能脱离操作,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实践,我才深刻体会到借助实际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如果能将思考和操作有机结合的话,操作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操作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
二、落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数的估计能力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等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估计出体育馆里大约能坐多少人,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