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诗词作文800字( 六 )


范增老师在总决赛的时候出现,老人家从年轻时起就每日五点起床读书两个小时 。
光这一点就使我深受触动 。
想来,凡人之所以庸凡,十之八九是懒惰结出的果实 。
从今日起,开始阅读,并不算晚;从今日起为梦想拼搏,并不算晚 。
只要迈出了一步,只要是在向前走着,那一枚闪耀的桂冠,始终会拿在手里 。
共勉 。
《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 。
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为嘉宾,还有热爱诗词、记忆超凡的选手们 。
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孔繁锦先生,家学渊源、博闻强记且机智敏捷,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赛段擂主宝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 。
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
四年级写中国古诗词的读后感《古诗词名篇》之读后感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诗词字字珠玑,满纸余香 。
喜欢古诗词,并且情有独钟,我深深的迷恋着溢满韵味、风情万种、可以抑扬顿挫缓缓吟来的诗句 。
翻开这本集经典名篇于一书的《古诗词名篇》,心似乎被缓缓浸染,褪去一层俗化的外衣,剩下柔软的真实 。
轻轻地开启这装满了古人喜怒哀乐的木匣子,我看到数不尽的相思愁、归乡泪、壮志情和闺中怨......来看看《孔雀东南飞》吧 。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一个女子苦守的坚贞和她的一片痴情啊 。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最后,刘兰芝因着对夫君的一片忠诚,也因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没水而死,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以她的死向世人坦呈了一段凄美的爱情 。
诗歌末尾“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的双飞鸳鸯又何尝不是古人对爱情的一片柔情呢?“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
”要是时光能够倒转,我亦会与古人一同吟唱 。
古人以一颗软善的心来面对恋着郎君的女子,面对一段段催人泪下的爱情 。
尘世间太多的无奈,眼睁睁生离死别,唯有氤氲在黄页间的诗句见证着许许多多没有墓碑的爱情 。
讲完了爱情,接下来谈谈壮志吧 。
魏、蜀、吴的三国鼎立成就了一颗一统天下的雄心 。
品杜康而解忧的孟德倚栏望月,慷慨激昂地高声吟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吐他纳贤立业的雄心壮志 。
而豪放不羁的李白却因难酬的壮志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将进酒》 。
同样的壮志,后者是“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愁非孟德之愁,而是李白壮志难酬之愁,以及对现实社会之愁 。
“将进酒,杯莫停”,借酒消愁,醉中大呼“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种何其豪放的悲情啊 。
陶翁为我们开辟了另一个世界,面对令他不满的黑暗现实,他选择了有着炊烟袅袅的“暖暖远人村”还有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质朴景致 。
你可以简单地将他看成是一位“戴月荷锄归”的山野农夫,他在繁琐的俗世之外开辟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
那儿有的尽是些普通平凡的事物,但却拥有喧哗俗世所不具备的安宁与平静 。
我常常随着陶翁的低吟浅唱,梦入他的梦境,找寻自己的心灵 。
偶尔翻过古人离别之景时,我总是忍不住看了再看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