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会飞花令每期的关键字是什么( 二 )


”流、留和拾、失就是音同义反的字,符合此令的规则 。
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赏心悦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 。
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同僚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戏 。
陈询说:“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
”朋友对:“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
”陈询又答:“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
”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借酒切磋,也算是苦中作乐,有所安慰吧!不过,雅令中最文的还要算诗酒令,这是文人墨客把酒令与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字游戏 。
唐代传奇《申屠澄》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诗酒令的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被风雪阻途,夜投茅屋 。
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 。
这是引用《诗经》所行的雅令 。
话音刚落,主人之女就笑着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 。
他知道少女是在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句子,隐去“既见君子,...
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由来帮忙解释一下吧 “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 。
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
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 。
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 。
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 。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
如巴金的《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
”当然,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飞花令”除了“花”之外,诸如“月”“酒”等都曾被用作关键字;对诗句要求也没有这样严格,选手只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即可过关 。
探寻酒令的由来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其实是中国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有的助兴游戏 。
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 。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 。
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 。
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
到了秦汉之间,承袭前人遗风,文人们亦在席间联句,名之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 。
“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 。
”这里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辞 。
魏晋时,文人雅士多喜袭古风,整日间饮酒作乐,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 。
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已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更因作诗这种高逸雅事的参与而不同凡响 。
最著名的一次“流觞曲水”,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 。
当时,“书圣”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就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
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 。
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当时已有“骰子令”“小酒令”“改令”“手势令”的名目了,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规定 。
大诗人如孟浩然、王维、元稹、李商隐、杜牧、皇甫松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 。
民间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则美谈 。
四人联成的一首诗是:一轮圆月照金樽,(贺)金樽斟满月满轮,(王)圆月跌落金樽内,(杜)手举金樽带月吞 。
(李)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应时即景的“席上之物” 。
历史上的著名酒令中国历史上的酒令虽五花八门,品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其中又以雅令最受欢迎,仅见于史籍的雅令就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对字令、彩云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