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烛”字的诗词有哪些?( 二 )


薛涛 【十离诗·珠离掌】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
寒山 【诗三百三首】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
贯休 【孤云】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 。
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
齐己 【寄南岳白莲道士能于长啸】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 。
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
李峤 【月】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
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 。
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
韩愈 【君子法天运】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 。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
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
皎然 【南池杂咏五首·水月】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 。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
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
急求猜诗词:灭烛怜光满,......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这是张九龄写的一首诗,有人说是怀念远人,有人说上怀念友人,但只要我们用心的读下去,我们很容易就会有一种怀念情人的共鸣,也就是说这首诗应该认为是怀念情人的,作为情诗读起来的感觉要远较友谊诗要好 。
为什么呢?诗的题目叫望月怀远,不是赏月,是望月,也就是说月只是引起情愫的引子,怀远才是当时诗人的真正主题,远是个形容词作名词的结构,很含蓄 。
这是题目给我们的信息 。
我们看首联,明亮的月光从广阔的海上升起来,这个场面是很能壮观的,在这个宏大的场面其实应该包含着不少的温情在里面,当时诗人的心理应该是这样:好美的月光啊,天下都应该是这样吧,我的心里怀念的人能在一起欣赏这个月光多好啊 。
基于这样的心理,这样的想象,终于导致了多情的人睡不着了,为什么啊,美好的月光无处不在嘛,只要看到这个美好的月光就想到了心上的人,真恨不得这个夜晚短一点啊,它太长了,要是他短一些,我就不用看着这个月光来思念着心上人了 。
睡不着了干什么呢?整整一个晚上都在想念 。
诗人于是就在这个美好的晚上思来想去,忽然想会不会不是月光而是蜡烛让我睡不着呢?灭了试试,可结果还是月光太多了,想挡也挡不住,哎,恼人啊 。
一个“怜”字,充满了“怨”,更有无限的怜爱啊 。
无可奈何之际,披上衣裳出去走走吧,可是老是走也不是办法啊,你看,我的衣服都因为沾满了露水而湿润了 。
连这么恼人的专注的相思都感觉到了,可见诗人已经散了很久的步了 。
更绝的还在尾联,本来是受不了相思而出去走走,可现在连出去走走都受不了了,最终还是受不了这个自然送给我的满手的月光,还是睡吧,将月光写得颇有情趣 。
相思之苦还是在梦里解决吧,希望能在梦里有个相见的时期 。
整首诗把诗人的内心相法描绘得淋漓尽致,不是直接写内心,可是一连串的小动作再加上几个典型的独白,就将这个难以名状的相思写得情趣盎然 。
“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 。
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 。
写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 。
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
”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 。
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 。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 。
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 。
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 。
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 。
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 。
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
带有“夏”字的诗句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