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前街上,一座巍峨的古塔屹立其中,它身处于一座古生古色的寺庙之中,这个寺叫做敕建天宁寺 。
天宁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初名光林寺 。隋代仁寿年间光林寺改名弘业寺 。相传隋文帝未称帝时,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后,在仁寿年间将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 。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一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 。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佛家圣地,香火绵延了数年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今天天气极好,万不可放过这个拍塔的好机会,老样子咱今天用照片展现宝塔的庄严和历史 。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坐标:北京,天宁寺 。
这里是北京系列之天宁寺舍利塔。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接着聊这里的前世今生 。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于寺内建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建塔历时十个月,其造型取《华严经》经义 。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此人于保大年间(公元1122年)称帝,帝号:天赐皇帝 。但仅三个月而死,此塔也就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 。此塔的建筑师是寇世英、寇世兴 。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此寺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元朝末年,天宁寺遭到灭顶之灾,整座寺庙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仅余孤塔,茕孑无依 。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重建寺庙,依辽代原状更换舍利塔基座砖雕,扩大寺庙规模 。辅佐朱棣登上皇位的高僧姚广孝,不要爵位封号,退隐双塔庆寿寺,后来移居天宁寺 。天宁寺西北角,曾有一处院落,名为宗师府,即为姚广孝所居之所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明宣德十年更名天宁寺,明正统十年改称广善戒坛,不久,又恢复天宁寺旧名 。明正德十年和嘉靖三年两度修缮天宁寺,整修一新的天宁寺规模宏大 。塔后有大觉殿和广善戒坛,西北处有宗师府 。明末天宁寺再毁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清初时塔顶坍塌 。康熙二十一年重建天宁寺 。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天宁寺,寺中心为辽代舍利塔,将辽代铁塔刹改为砖砌宝顶 。塔前为山门、接引佛殿、东西配殿,塔后为三大士殿、戒坛、东西配殿 。清乾隆四十七年再次修缮天宁寺,使天宁寺门庑殿宇斋堂规制一新,成为京城的一处胜迹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接下来是重点,舍利塔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 。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 。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 。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 。
天宁寺塔|天宁宝塔是常州耻辱

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 。天宁寺塔塔高57.8米,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 。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 。基座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个壶门形龛,内雕狮头 。上层略内收,每面为5个壶门形龛,内浮雕坐佛,上下层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 。仰莲座共3层,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设有半圆形券门,门两边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雕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檐逐层收减,呈现出丰富有力的卷刹 。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伟壮丽,体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