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作文700字 精选10篇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700字 精选10篇
文章图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家乡的清明节作文700字(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700字(精选10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是 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 。
在我的老家保康,清明节习俗的形成要上溯先楚时期楚人的祭祀活动 。
楚人祭祀的对象分为“天神、地抵、人鬼” 。其中,楚人祭祀包括祖先在内的人鬼的主要方式是墓祭 。楚人墓祭分为腊祭和春祭 。腊祭就是在阴历腊月23日小年之后,楚人给死亡亲友的坟墓上坟,其主要方式是烧祭火,送灯,给坟墓培土 。这种风俗主要源于楚人崇火,希望祖坟上冒青烟,后人香火延续不断 。腊祭活动以家庭为主 。
公元前1043年,第一任楚子熊绎在荆山立国,定都丹阳,也就是现在的保康县马良镇重阳 。那时,楚人就开始了春祭活动 。
楚人春祭十分隆重 。当河边柳树刚吐翠抽条时,楚人便相约到来到祖坟地,修理坟前拜台,植松柏保风水,给坟墓培土,而且坟上的土堆的越高越好 。另外,楚人还割去坟墓四周的杂草、荆棘,然 后集中烧掉 。这些整理坟墓环境的工作结束后,楚人便挑来饭菜,众人席地而坐 。族长先在坟墓前的拜台上摆放酒、菜、饭,然后又磕头,依次叫死去的祖宗吃饭 。完毕,众人方可用餐 。
楚人这种风俗主要体现楚国早期的政治是以宗法统治为主 。宗法统治是族长说了算,族长通过这种墓祭活动,凝聚人心,教育后人不忘记祖宗功德,启迪后人光祖耀宗 。同时,族长也通过这种春祭 方式惩恶扬善 。在楚国早期,常有不孝之子在春祭中被族长拉到祖坟地处死 。
保康的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从前荆山有一个书生,他的父亲为了让他能够继续读书求士,在伐木中被树木砸死了 。书生安葬了父亲后外出考学,到了清明节那天也没有给父亲的坟墓上插清明 吊 。有一日夜里,书生梦见了父亲 。父亲指责书生不孝,让他在阴间倍受折磨 。原来,到了清明节这天,阴间要举行清明大会 。每个亡灵要高举着清明吊参加评选,看谁的清明吊漂亮 。没有清明吊的亡 灵则被赶出会场,被罚苦工 。听罢,书生赶快跪下给父亲磕头,哭着承认自己的过错 。哭着哭着,书生醒了 。书生便把自己在梦中见到的情景告诉给荆山的人们 。第二年清明节前夕,书生给父亲的坟墓 上插满了清明吊,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从此,不管是再忙的荆山农人,还是再远的异地学子,总是在清明节前夕回到故里,为亲人的坟墓插满清明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