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权谋于一身的奇男子( 二 )


北宋之前《二十四孝》曾记载潘安“辞官奉母”之事 。晋武帝时,潘安任河阳县令 。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 。
这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 。潘安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 。上官再三挽留 。他说:“我连孝顺母亲都做不到,怎能称得上是好官呢?”上官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允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他精心侍奉母亲安度晚年 。
《二十四孝》是唐宋时期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从远古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弃官奉母之事 。潘安此举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
千百年来,美男子潘安的趣闻佳话流传于成语典故、诗词曲赋、古今小说中 。但是,不管是按照传统的史家观点,还是从民间视角来看,都很难对其进行崇高评价,潘安是一个应认真回眸、重新审视的历史人物 。
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权谋于一身,可以说是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 。如果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 。
其实,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美男子,为什么只有潘安“出名”,既而成为美男子的符号?
一位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学者说,潘安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可以说是个矛盾集合体,历来对他评价有正负两面 。
从正面看,他很英俊,很有才气,是西晋时期顶尖的文学家 。在政治方面,他也有一定才能 。在家庭生活中,他注重伦理道德,侍母至孝,对妻子专情,对亲朋感情真挚,人情味很浓 。
从负面看,他“性轻躁,趋势利”,在政治权势方面欲望强烈,有时赤裸裸地不择手段,当然这也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这位学者认为,很多历史现象都具有偶然性,但偶然之中又有必然 。
潘安生逢其时,生在一个尚美时代,《世说新语》又把他写得非常突出,这本书开了头,以后影响就大 。
不管怎样,潘安名留青史,绝不仅仅是因为美貌 。应多视角、全方位评价历史人物,而不应囿于对历史人物固有的观念、看法,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这应该也是多数传统史家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