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高徒,定不错过真师

你若是高徒,定不错过真师
文章图片

你若是高徒,定不错过真师!
有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世人只知寻真师难,这只是其一,却少有人知真师觅高徒更难!正如钟离权当年对吕洞宾说:“千百年来,我就只度得你一人 。”
自古以来,八仙的传说众多,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汉钟离曰:“只度得你一人 。”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罢了 。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将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师父听洞宾说完,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 。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
这三年里,吕洞宾四处奔波寻觅高徒而不得 。一次,他得知有个善人,久来修善,供奉礼拜他吕洞宾,便前去度化 。
此人是个太尉,名王惟善 。那一日正是吕洞宾生辰,王太尉在家设坛供奉,广做布施 。
吕洞宾变作一个腌臜疥癞先生前来,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讨了吃的,又告主人言:“贫道善水墨画,用水一碗,也不用笔,取绢一匹,画一幅山水画相谢斋衬 。”太尉闻言,使人取绢一幅与先生 。
那癞头先生磨那碗墨水,拿去绢上一泼,坏了那幅绢 。太尉见道:“这厮无礼,捉弄下官,与我拿来!”见太尉动怒,又叫人来上前来捉拿,吕洞宾转身便走,众人赶来,只见那癞头先生化作清风而去,只留一张白纸飘落下来,太尉展开一看,上有四句言语道:斋道欲求仙骨,及至我来不识 。
要知贫道姓名,但看绢画端的 。太尉叫人取来刚才坏了的绢,再展开来看 。不看时万事全休,看了纳头便拜 。
见什么来?正是:神仙不肯分明说,误了阎浮世上人 。王太尉取污了绢来看时,完然一幅全身吕洞宾,才信来的先生是神仙,悔之不及!
三年后,吕洞宾归来,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 。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了?不知度得几人?”
吕洞宾如实相告,三年期限,云游世间,终未能度得一人 。
有些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真师、明师啊?
殊不知反观一下自己,次次火烧功德林,总劳累恩师次次救度,而我们自己却始终未能觉知 。
我们常常感叹自己求师不易,殊不知恩师早已于无形中等待我们多时、点化我们多次,只是我们自己无德,屡次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