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爱情?

引导语:人世间轰轰烈烈的爱情到现在人们都说不清楚,也许真的像某首歌曲歌词一样:我们的故事爱要爱的值得,错要错的值得 。
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以写爱情着称 。他那一部部闻名于世的杰作,都有十分细致、真切、动人的爱情描写,或缠绵悱恻,或愁肠百转,或魂牵梦萦,或铭心刻骨,堪称人类爱情生活的“百科全书” 。但是,这位描写爱情的大师,竟是一个终身未婚的人 。
1818年,屠格涅夫出生在一个世袭贵族之家 。优越的生活环境,完整的上流社会的教养,使他顺风顺水地长成为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出众的美男子 。女人们在他面前花一般盛开,转眼又斗转星移地过去了,唯有一个叫波丽娜·维亚多的女人住在他的灵魂里,不离不弃,陪伴了他一生一世 。也许,这才是爱情?
文章图片


他们相逢于1843年秋天,那年法国文学家、翻译家路易·维亚多的妻子波丽娜·维亚多来到彼得堡,她仅20岁,是着名的歌唱家 。25岁的屠格涅夫对她一见倾心 。然而波丽娜的崇拜者少说也有一打,屠格涅夫并不是最让人看好的一个 。可是爱情来了,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她偏偏看中了他 。
她第一次吻他时,他便想到了猪笼草,那种生在南美丛林的食肉植物,深不可测而微微开启,贴近的时候那么轻,是一种抚触,而袋底的蜜液是最彻底的诱惑 。飞虫或蝶,身不由己或奋不顾身地陷入,然后被吞噬 。即使死去,唇上如果能留有她的甜蜜,连陨落都可以羽化登仙……
1845年,波丽娜所在的意大利歌剧团结束了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巡回演出,离开俄国 。屠格涅夫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煎熬了数日,居然不顾一切,辞去了内务府办公厅文官的职务,去追寻波丽娜·维亚多 。小公务员可以因为上司的一个喷嚏而死;对他那样衣食无忧的人来说,没有了爱情才会要了人的命!从遥远的俄国追到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庄园,他们重逢了!
在这段岁月里,屠格涅夫白天写作,晚上就去拜访波丽娜一家 。她外出时,屠格涅夫经常一天写好几封长信向她表达情感和谈论各种事情 。诚挚热烈的爱情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一部部动人心弦的小说相继问世 。屠格涅夫名声大噪,而波丽娜是他诸多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 。
他们两个不可能只是精神恋爱吧,肯定不是 。在这个欲望的人世间,谁也不要蒙谁:我们都是赤裸裸的肉身,缠绵、缱绻、绸缪——到最后最彻底的纠缠,最沉溺的诱惑,“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谁敢说,我不爱?
情爱是什么?应是百蝶穿花,云动影来,千般颜色百般好 。而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那种环境,就能够给他们提供画屏上永远不褪色的春天 。那样的春天是“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清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那样的日子是“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那是古今中外有情人梦寐以求的乐土 。乐土乐土,安得我属? www.wenzhang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