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学校

引导语:自然灾害是人类一直无法避免的,人们只有携手共同帮助,才能重建美好的家园,来看看本文吧!
帐篷学校
文章图片


2008年,中国汶川遭遇8级地震,6万余同胞遇难,我作为志愿者,前往重灾区洛水镇,希望以微薄之力为同胞做些事 。

在黄继光团空降兵部队的帮助下,部队官兵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在废墟中清理出一块场地,为孩子们搭建了帐篷学校,我和几名来自各地的大学生成为学校的首批志愿者老师 。

帐篷学校建成后,洛水镇上很多村民都来参观 。地震刚刚过去,重建家园迫在眉睫,能把四处游荡的孩子送进帐篷学校读书,是村民们最期待的 。

招生的场面很热闹,村民们围着我们询问学校上什么课、几岁的孩子能入学等问题 。有位40多岁的阿姨在人群中显得很特别,整整一个下午,她都安静地坐在帐篷区外那个残裂的花坛边,望着深蓝色帐篷搭起的教室,眼神空洞且迷离 。

夜幕降临,村民们纷纷离去,阿姨从花坛边走过来问我:“这里收六年级的学生不?”

“收,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我们都欢迎 。”我很热心地回答,随手递给阿姨一张学生资料表 。

阿姨看到表格,马上转过身,拼命地抑制正在流淌出的眼泪 。

“我女儿如果不被砸死,也能来这儿上学 。”瞬间的悲恸袭来,阿姨再也控制不住,呜呜地哭起来 。

冷场,尴尬,我们都在刹那间失去了表达能力,谁都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这个伤心的母亲,几位志愿者站在阿姨身边陪着抹眼泪 。

过了一会儿,阿姨情绪稍稳定些了,她含着眼泪笑着安慰我们:“没事了 。打扰你们了,老师,我该走了 。”

“阿姨,请等一下!”我回过神来,追上去叫住她,“为您的孩子也报个名吧,从今天开始,她就是我的学生 。”这世上再没有一种离开,比母亲失去孩子更让人心痛,我不想阿姨空空而去,从此人生再没有期待 。

“可以吗?”阿姨不可思议地望着我 。

“可以!可以!”志愿者们纷纷拿出纸笔,准备认真记录这位特殊学生的信息 。这不是荒谬,更不是玩笑,我们愿意陪着阿姨一起相信,她的孩子不曾离开 。

“木易杨,露水的露 。”阿姨和很多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一样,一笔一画地在白纸上写下她女儿的名字 。(后来,六年级真有个叫杨露的女孩来上学,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 。每当老师叫到“杨露”的名字,我不知道远在天国的那个女孩会不会也轻声地应一声:“到!”)(心灵鸡汤 www.wenzhang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