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二 )


他这样对自己,也这样对我 。
我还记得十多年前,我高考前夕的某一天,爸爸很认真地对我说,去帮我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我命中注定高考考不上,差几分 。我当时悲愤交加,特别痛恨老爸 。
别人的爸爸总是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可我的爸爸总是打击我,不看好我 。
长大后,我学了一些心理学才知道这是童年粗暴的家教带给他的伤痛和糟糕的思维习惯 。
比起一开始就乐观积极,他更相信绝地反击和血淋淋的激将法 。这正是低度自我认同感的表现 。
爷爷那些无端的脾气加深了幼年的父亲这样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不好,你才会对我发脾气;我好的话,你为什么要发脾气呢?我那么不好,我配不上那些好 。
与此同时,我的姑姑和叔叔们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 。
内核一致,表现各异:情绪不稳定,不能好好说话,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爱反驳别人,喜欢挑刺,毒舌……
03
教养说到底就是看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面目可憎,疾风怒雨,口不择言,尖酸刻薄,含讥带讽,最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
在游乐场,有个孩子被某个游戏项目吸引,玩了一次还想再玩一次 。妈妈当众大声斥责孩子:你是怎么答应过我的?做不到以后永远别来!孩子抱着怒火中烧的妈妈,哭成一团 。妈妈嫌弃地甩开他,厉声要求他不要再哭,孩子止不住抽泣 。
妈妈突然扬长而去:叫你哭,叫你哭!孩子在妈妈身后一路追赶一路更凶猛地哭……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这位妈妈发脾气便是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导致的 。
孩子天性喜欢玩,容易被新鲜稀奇的事物吸引 。一开始随便答应你,后来由于情境变化而不能信守承诺也是常有的事 。
孩子哭得非常伤心,正遭遇情绪挫折时,让他像机器运行那样说停就停是极不合理的 。
可是妈妈却因为自己特别讨厌哭闹声,执意要求孩子照她说的做,否则就弃他而去,这也是非常缺乏人性关怀的 。
这自然很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的僵硬对立 。
04
美国的儿科医生兼心理学家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里曾说,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客人 。
因为假如今天你家的客人忘记带伞,你不会走上去对他大发脾气,进而说一串尖酸刻薄,夹枪带棒的话:你怎么回事?每次都要丢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你怎么就不能像某某某啊 。你都四十多岁了,怎么不长点记性?我敢说,你的头如果不是长在肩膀上,你会把头都弄丢 。就你那样连一把伞都管不好的人能有什么出息!
我们什么也不会说,只会礼貌的微笑,马上把伞送到客人面前:“您的伞,走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