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最经典的十句话 王明阳知行合一的含义( 三 )


点题:顺应自己的个性 , 保持自己的知己
故事靠山: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僧人 , 听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 , 就绕着僧人走了几圈 , 像是羽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后他在僧人眼前站定 , 看准了僧人 , 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僧人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僧人 , 照样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僧人 。总之 , 僧人惊慌地睁开眼 , “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 , 问:“家里另有何人?”僧人答:“另有老母 。”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僧人不语 。一片幽静 , 静的能听到僧人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 。最后 , 僧人打破了这一死寂 , 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覆:“怎能不想念啊!”王阳明露出满足的神色 , 向僧人轻轻地摆手说:“去吧 , 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 , 僧人脱离寺庙 , 重回人世 。人生感悟:这个打坐的僧人明显不言不视已经三年 , 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由于他看到了僧人外面不说、不看 , 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 。说和看的 , 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自然知己之间的冲突 。王阳明实在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个性 , 驯服自己的知己 , 才是人 , 才合道 。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 。那也不是道 , 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 , 好好生涯 , 好好做人 , 听到自己心里善的声音 , 听从自己心里的知己召唤 , 也就够了 。

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点题:真正的灼烁 , 只存在于心中
故事靠山:一个叫徐樾的门生 , 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碰头 , 王阳明准许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 。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 , 得到了真谛 。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 , 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 , 他举一个 , 王阳明否认一个 。这样举了十几个 , 已无例可举 , 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 。徐樾不理解 。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 。”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 。”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照样光 。”徐樾先是茫然 , 但很快就兴奋起来 , 说:“先生我懂了 。”王阳明说:“不要执着 , 光不仅在烛上 , 记着这点 。”徐樾拜谢而去 。人生感悟:蜡烛能发光 , 光却不仅在蜡烛上 , 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炬上 。若是心中有光 , 那么光便无处不在 , 由于你的心已经是太阳 , 正大灼烁 , 普照万物 。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 , 若是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晦 , 那么实在不是这个天下出了什么问题 , 而是他的心里没有灼烁 , 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看到这点 , 力图扭转 , 那么灼烁便已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