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名为《寒食》七言绝句为唐代诗人韩翃所作 ,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寒食时节长安城美丽的景色 , 后两句以寒食节天下一律禁火 , 唯宫中可以燃烛 。来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此诗以寒食为题 , 在诗中也提到了寒食 , 这里的寒食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寒食节 。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
文章图片

说起寒食节 , 年纪小一点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 。但说起清明节大家绝对不会陌生 , 其实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 。只是随着时间的沉淀 , 寒食节逐渐地不被重视了 , 甚至被遗忘 。有关寒食节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 , 但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
春秋时期 , 晋国发生内乱 , 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 , 公子夷吾与重耳被迫逃亡 , 介子推为重耳随行的贤士中的一人 。在逃亡途中重耳经常食不果腹 , 衣不蔽体 。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年他们逃到卫国时 , 一个随从偷光了重耳的钱财粮食逃入深山 。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
文章图片

因此重耳饥饿难耐向田夫乞讨却反被羞辱 , 正当重耳快被饿死的时候 , 为了让重耳活命 , 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与采摘的野菜一起煮汤给重耳吃 , 后来重耳知道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的时候 , 大为感动 , 声称如果有一日做了君王 , 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
但是当重耳结束了十几年的逃亡生活成为晋文公之后 , 正好赶上周室内乱 , 因此“未尽行赏” , 便出兵勤王 , 后来 , 重耳封赏忠臣之时忘了介子 , 因此众人劝介子推主动请赏 , 但是介子推认为臣子忠心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不应该得到所谓的嘉奖 , 如果接受奖赏 , 那便是一种耻辱 。因此介子推没有像叔狐等人一样主动请求赏赐 。
当晋文公想起介子推时 , 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 , 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 , 但是介子推坚决不出山 , 最终被火烧而死 。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
文章图片

晋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 , 于是将他葬在绵山 , 修祠立庙 , 并且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 , 以寄哀思 , 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而随着时间的演变 , 寒食节从一开始的禁火、吃寒食逐渐演变出扫墓、祭祖、插柳、踏青、蹴鞠等更多的节日庆祝活动 。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