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常识|中国最早的石窟 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

中国最早的石窟在哪里?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就跟猎奇百科网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最早的石窟等相关内容 。
【世界之最常识|中国最早的石窟 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世界之最常识|中国最早的石窟 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
文章图片

历史背景
据考证,库车县为2000年前亚利安人建立的古龟兹国所在地 。古龟兹国于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1001年被回鹘所灭,存在了一千多年 。龟兹国在汉唐之际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其国土包括了库车盆地绿洲、赛里木绿洲、拜城绿洲、阿克苏绿洲、新和绿洲、沙雅绿洲和轮台绿洲 。
当地的居民构成比较复杂,从人种上说,既有东方的蒙古利亚人种,也有西方的欧罗巴人种;从民族上讲,龟兹境内曾有羌、塞、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纥和汉人,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逐渐融合成了龟兹人 。当地的语言与焉耆、高昌一带的语言相近,俗称焉耆龟兹语 。龟兹本土的文字借重去卢文者甚多,属婆罗米斜体字母 。此外,汉文、粟特文也是流通文字 。
早在公元一世纪,约东汉明帝时,佛教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到公元十三四世纪伊斯兰教代替佛教止,佛教在新疆兴盛了1000多年 。公元四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已很兴盛,不仅修建了很多装饰富丽、规模宏大的寺庙,还集中能工巧匠和著名画师等,大兴土木建造气势恢宏的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群修凿的年代开始于东汉,结束于唐末 。历代龟兹王对这项工作都极为重视 。公元七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达到极盛,甚至连龟兹王宫都装饰得同寺庙一般 。其间历代龟兹国王对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群的建造,更没有停止 。
历史特点
截止2001年5月,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根据相关艺术测定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
初创期
先是其初创期,大约为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中叶,存在壁画的有效洞窟118、92、77、47、48、117窟,多为方形窟 。后期有大像窟(47窟是最大的),指中心礼拜窟特别高大的石窟,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为仿巴米扬大佛像窟的式样开凿而成,此窟分为前后室,左右两壁各凿出的五排方孔,应为木窟檐的痕迹,从正前壁残存的大圆孔石台的大立佛像站立的情况来看,这里曾有一个高16米左右的大立佛,这在龟兹地区可算是最大最高的佛像了,后室,大约原台上塑有的涅槃佛,只是可惜被毁坏了 。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在残廊内大笔涂抹,此壁画风格可用“用笔粗犷,色彩明快,人物简单古朴而又不失神彩”来形容,单从画风上大家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是比较早的,此窟作用一般是用来观佛礼佛的 。还有禅定及天宫伎乐图等,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为主,犍陀螺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