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经典影评有感( 三 )


我们众所周知的那些“慢电影”导演,其实他们本身也是无法忍受静的本身,却又抵抗盲目运动的诱惑 。诚如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所说,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最终都会抵达小津安二郎的视界,从而领会到电影的本质并非运动,而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抉择 。在《最后的告别》开篇其实我便已经感觉到,导演在寻找动与静之间平衡所做的努力,并且是如此的令人难忘 。远处青山中静观一切的观音,水中的波纹,以及之后颇具象征意味的白牛缓慢地走来 。
当然,导演肯定不会不知道,在一部充满了意象之美的影片中,如果观众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就很容易迷失在抵触的情绪之中 。但换个角度,《最后的告别》似乎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角度去臆测埋于其中的潜意识,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他理解的通道 。比如对于我,影片中男主方圆拉马车的梦魇般的画面,很容易联想起贝拉·塔尔影片中人马皆疯的执念以及维克多·斯约斯特罗姆《幽灵马车》一片中的鬼魅气息 。
事实上,我们都发现张中臣所描述的乡土世界与印象中的现实主义题材大不相同,甚至与我们认知中的现实世界中人物的情绪感知模式有点背离 。换个通俗的说法,他的影片是不是也缺乏了诸如侯孝贤电影中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但这不代表,他不关心人物的情感走向、遭遇、交流困境、家庭变故带来的隔绝,只不过他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通感手法让情感和事件都融为一种抽离的姿态 。我猜测,这可能与导演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现代主义者有关,他似乎畏惧在影片中渗入更多的现实,就会破坏了自己内心的理念世界,于是他只能选择一种他所认可的方式去描述一种乡村现实,并尽可能地摆脱一种穷山恶水的审美 。是抽离的,所以也是现代的 。仔细察看,在浮于乡村表象之下的,其实是导演对于地形与材质本身的迷恋,我倒反而更想看一部由张中臣所拍摄的都市电影了 。
《最后的告别》影评(四):归途、抗争、和解 | 与张中臣导演一起见证这场《最后的告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时差电影,作者暮声」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同身受,就像旁人永远无法理解方圆内心的苦痛,而方圆永远不能明白工厂女孩最后无声的啜泣,时空交叠重影,情感错位追逐,老牛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奋力吼叫,雨滴在灿烂耀眼的阳光下飘然坠落,浮云周身的观音慈眉善目的看着世人在泥泞中挣扎,身陷囹圄的苍生在桃花源记的幻想里寻找情感的最终归途 。父权、制度、抗争、和解,无言之歌,清白之年 。在磅礴大雨中,这是一场独属于方圆的,最后的告别 。
《最后的告别》海报
八月一号,《最后的告别》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映,导演张中臣,制片人王磊等携一众主创上台与观众进行映后交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