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工匠”之死( 二 )


修复乾清、坤宁二宫 , 在有些人看来无疑是天赐的一块大肥肉 , 怎么着也得啃上一口 。于是乎 , 那边工程一有预案 , 这边凡涉及建筑用工、建材采购、内室布置等事项 , 一些王公大臣便纷纷给贺盛瑞递条子、打招呼、捎口信 , 要求照顾 。有的官商也想趁机捞一把 , 如官窑生产商企图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多买少进……结果 , 这些含利益诱惑和不含利益诱惑的都被贺盛瑞断然拒绝 。可即便如此 , 仍有不死心的 , 竟用欺瞒手法骗得皇上降旨 , 迫使贺盛瑞就范 , 但依然被贺盛瑞顶了回去 。
谁都知道 , 这些条子、招呼、旨意的背后 , 不仅仅是牵个线、援个手、卖个人情 , 而是回扣、提成、联系费等巨大利益 。任何一个施工团队被征用、一种建筑材料被采购、一个项目被拿下 , 都足以让他们又腰纏万贯一回 。尤其是那些横行宫里、不可一世的太监们 , 更是贪得无厌的蛀虫 , 并且谁也不敢冒犯他们 。现在好了 , 竟然遇到了一个油盐不进的贺盛瑞 , 不仅断了自己的财路 , 也使自己老面子无处搁 , 说他们为此而老羞成怒无疑是轻描淡写的形容 。
一俟工程完毕 , 王公大臣们感到时候到了 , 任你工程质量怎么上乘 , 任你节约多大开支 , 任你如何才华横溢、尽忠竭智、呕心沥血 , 他们上下串通、沆瀣一气 , 一纸御状直告贺盛瑞“冒销工料”(虚报建筑用工和材料) , 而且全有“真凭实据” 。昏庸的万历皇帝本来平常就不上朝堂受理正事 , 所谓的御状全落在大臣太监自己手里——一种典型的自告自断案 。不由分说 , 贺盛瑞当年就被逐出京城 , 贬到江南做了一个小官 , 最终在任上抑郁而终 。
也许我们会为这样一位建筑奇才的陨落而惋惜 , 也许会为大明失去这样一个直吏廉臣而悲悯 。实际上这恰恰是一个朝代衰落的必然产物和标志 。宫殿被焚并非不祥 , 而正义被逐才是大凶 。它告诉世人的是 , 一个人可以无所作为 , 但不可不老于世故;一个人可以不贪图富贵 , 但不可以不同流合污;一个人可以不人情练达 , 但不能不谙于“潜规则” 。贺盛瑞的所作所为也不过仅仅是效忠于皇室而已 , 可如此之人尚且如此命运 , 可以想象 , 那些以一身正气呼民之怨、解民之忧、纾民之难而又可能触动既得利益者“奶酪”的人将若何?
劣币驱逐良币 , 从来都是一个社会走向衰亡的前奏 。《金瓶梅》中的“好人”、山东巡按曾孝序秉公断案反遭朝廷屡屡贬职 , 而集贪财贪色、受贿行贿于一身的西门庆反倒步步高升 , 同样暗喻了其时政权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