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葬礼》的影评大全( 六 )


Q: 什么契机阅读到了作家花雨的这部作品并且最后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
A:第一个问题已经详细回答了,这里还要说一下花雨老师,她是一名很优秀的作家,在聊到这部电影时,她带我去了很多原始的村庄,给我讲述了她对死亡这件事情的理解 。我也与她沟通了采用狗视角的想法,她很激动 。最有趣的是花雨老师的先生,我在第一次正式见面的时候碰到了他,他一脸严肃的质疑我这么小的年纪能否驾驭这么沉重的题材,并警告我一定要认真对待 。后来拍完,因一些原因,我给故乡的一些人看了成片,当时还没有做声音 。有人吹风就吹到了花雨老师那里,他们觉得片子太过压抑,花雨老师的先生却说压抑就对了,《葬礼》不压抑,没有如鲠在喉的那种感觉还叫葬礼嘛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花雨老师的先生爱屋及乌,是个模范丈夫 。第二是我明白了姜文导演的一句话,你不能拿着饺子喂猪 。
Q: 作为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片,与之前所拍摄的两部短片在主题上是否有所呼应?
A:之前的短片都是在讲父子之间的关系《葬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再讲父子,儿子为了给父亲完成葬礼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最终还是用特殊的手段完成了葬礼 。短片里面都没有完成的和解在这里算是完成了吧 。但是《葬礼》真正的还是想探讨死亡本质带来的一些东西,我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对待死亡,对待葬礼,可能形式语言都各不相同,但是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尊重,这个主题让我真正着迷 。
Q: 在电影学院的学习经历为创作带来了什么?
A:创作倾向 。电影学院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了电影观念,更重要的是它给你一种创作冲动,因为整个环境氛围都是那样,大家上课聊创作,下课也是聊创作,你真正热爱电影,你会乐在其中 。创作倾向上,我自己没有刻意的去考量,可能我一直在拍黑白,但是说不准很快会从那个状态里跳出来,拍一个好玩的,轻松的,完全是另一个方向的作品 。我记得我毕业时,田壮壮老师告诫我:要把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剩下的都是你源自本有的,按照那个感受去拍自己的东西吧 。
Q: 觉得“?格”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也不清楚什么是“风格”,但是我讨厌去定义 。我不喜欢墨守成规,我想没有边界的去拍,或许在我创作时的感受,拍摄用的形式,甚至摄影机的运动等一系列的完成,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算是我自己的风格吧 。
Q: 制作完这样的一部电影,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A:三个阶段,剧本阶段兴奋,拍摄阶段怀疑,后期崩溃 。你要问现在,没感觉了,我常常问自己干嘛要当导演呢,又累又苦,九死一生,又是贫贱之道 。哎,邪门,上头,不拍就浑身难受 。如果非问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幸福嘛,我想说“幸福”这个词太低级了,远远无法涵盖我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比如说这次在西宁,在FIRST,在银河欢乐影城画面亮起的那一刻,那种愉悦感该怎么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