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文章图片

不知道,你是否常常有这样的感受:
突然想吃一种东西,没有吃到,牙痒痒着不舒服;
走在路上莫名丢了一百块,找不回来,好几天堵在心里很难受;
别人对你做了过分的事情,你深深记在心里,怎么都无法原谅;
爱了很久的人,狠心离去,你死皮赖脸地一次次挽留,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烦恼和痛苦,总是一次次让我们身心俱疲 。
但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如此疲惫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在为难自己,看不淡,想不开,放不下,所以才这么辛苦 。
佛常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 。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
- 01 -
放下得失,收获平静
人生在世,最要不得的就是“得失心” 。
如王阳明所言,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在于得失心太重 。
生活中,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只追求好的结果,害怕得到坏的结果,这样就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 。
就好比半杯水,得失心重的人只看到杯子一半是空的;而看淡得失的人,会满足于杯子的一半是满的 。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起伏得失,本是人生常态,尽人事,然后知天命 。
想起有一位朋友,生意遭遇危机,人到中年突然失去所有的一切,钱没了,有一家子嗷嗷待哺,还欠了一屁股债 。
我一度担心他会精神崩溃,打算去开导开导他 。
一见面,朋友乐呵呵招呼我坐下,然后把肉片慢条斯理地放到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鸳鸯锅底里,热气氤氲,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 。
还没等我开口,朋友微微叹气,主动提起:“事情刚发生那会,我真的想过从公司楼下跳下去算了,但是我有妻儿老小啊,不是为自己而活 。
那天晚上我开着车,就在大马路上瞎转悠,发现这座城市里,还有人过得比我更不好 。
他们租住在只有十几平方米、不见天日的小房子里,起早贪黑干活,孩子在大城市里上学的机会都相当渺茫,但他们还是那么努力地生活着,我惭愧啊!”
朋友说着,眼睛就湿润了 。
这辈子,他也算走得很顺遂,名牌大学毕业,没吃过什么苦头,现在一遭难,无非是命运给他第二次重头再来的机会 。
人生的悲苦,大都与得失纠缠,与成败共生 。
而快乐的真谛,多不在得时欢喜,而在失后坦然 。
以前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程多么遥远,他都一定要前去鉴赏 。
在他收集的茶壶里,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专门用它来招待好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