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读后感(三):小宝:最好的胡适传
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41/wenzhang/detail_2011_05/04/6155710_0.shtml
我读胡传第一部,有点像在读武侠小说 。胡适就像初入江湖的少侠,他广泛的阅读就像到处找人过招,那些读物就像各个门派的武士,武士的功夫有好有坏,读物的水平有高有低,但少侠胡适天赋异禀,他能将每个武士的一技之长,每本读物的一得之见,化为己有,终于练成绝世神技纵横天下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读后感(四):大成之作?失望的阅读
此书,早有耳闻,早就想一览为快了 。但因为价格之故,一直没买 。前几日图书馆进了一批新书,上架的书里正有此书,于是大喜过望,直接就借来了 。
厚厚的一本书,原想一定是大成之作、经典之作,但是待读过之后,不免失望,而且是很失望 。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所抱的“希望”太大了有关呢?我毫不怀疑著者的治学之力,但阅读之中,明显觉得著者是在自负地炫耀 。
著者东拉西扯,南征北引,似乎为了“挖掘”而“挖掘”了,在一些校细枝末节竟也能写上上千字,但是却很少说到点子上,太拖沓,总是过渡不到下一节,有一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该详写的没详写,该略写的没略写 。另外,还老是想着“颠覆”他人所写,不被胡适牵着鼻子走,又是这里挖破绽又是那里找证据,但是著者所引述的内容大多也还是来自《自述》和《口述》,也没见提出什么新论 。除此,著者还说我们对胡适有误解,但是读完之后怎么感觉更有”误解“了呢?故,自负心太明显了,使人看的不舒服 。
我并不是非议此书,只是觉得读过之后很失望,这不是我想看到的胡适传记 。在前言里读到,著者打算写五大本,每本都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每本都要五十万字,其规模可谓巨鸿,而且著者也相当自信,满是得意 。但是,我不会看了 。真的是没有必要这样去写胡适,传记不应该是这样个写法吧?期待着一本真正胡适传记的经典之作问世 。
.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读后感(五):暴殄文字的书
这书我在网上看了一点,看到这一段——
胡适在留美的时候还不了解杜威、还不了解实验主义,这是很可以理解的 。胡适说“我在1915年的暑假中,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这句话不可信 。杜威跟后来的胡适一样,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而且,跟胡适一样,是一个淹博的大家 。杜威是1859年10月20日生的 。1915年暑假,胡适“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然后在秋天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去的时候,杜威快要五十六岁了 。以美国杜威中心所编撰的三十七册的《杜威全集》的分期法为准,这已是杜威的中期 。早期是1892年到1898年,有五册;中期是1899年到1924年,有十五册;晚期是1925年到1953年,有十七册 。我们现在有《杜威全集》可读,甚至有光盘版可用,可以键入关键字来检索,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精读、选读或检索 。胡适当年则不然 。杜威的著作还没集中成册,他必须广为搜求 。就以《杜威全集》为准,到1915年,杜威的著作已经有早期的五册,中期则是到第八册 。加起来共有十三册 。“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是一回事,能不能“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则是另一回事 。加以胡适那年夏天并没闲着;他不但照常博览群书,而且六月中旬开始,他还在旖色佳开了两个星期的“国际关系讨论会”(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他不但是致欢迎词的要角,还“每日延二三人至吾寓为茶会” 。[1]到了哥大以后,胡适只选了一年的课,其中两门是杜威的 。第二年,他就开始写论文了 。